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明铁骨 > 第207章 陪审(第一更,求月票)

第207章 陪审(第一更,求月票)(2 / 3)

“百姓如何不能明辨是非?”

王致利随之反驳道。

“经略所用陪审制,实为复兴周制的“伞刺之法”,“以三刺断庶民狱诉之中,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郑玄注:“刺,杀也,三讯罪定则杀之。讯,言也”。只有如此,才能避免官吏只手遮天!”

先是强调着“陪审制”是周制,随后王致利又轻声说道。

“再者,兄台难道没有听过一句话,叫“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一句简单的话,让陈永华的心头一颤。

“而且你看这十二人,又岂随意选择的十二人,这遴选2名本地百姓作为陪审员,是需要由控辩双方共同遴选,别的案子不说,单就是郑侠如的这个案子,在遴选陪审员时,提刑官与郑侠如的状师,前后用了整整两天才数十人中遴选出这些十二名陪审员。”

“提刑官?”

陈永华不解的问道。

“这提刑官又是何官?”

“提刑官,嗯,就是专职提刑,是刑房下设的提刑宪司的官员,在江北各地,刑事案件必须提刑官提起诉讼,这江北之司法之所以缜密,正因为地方典史负责缉拿、取证,然后再交由提刑官,由其视证据提刑,若证据不足,自然不予提刑,提刑诉讼之后,再由审判厅负责审理,如此各司其职,自然也就避免了过去知县只手遮天,言语间便可把黑变成白,白变成黑了!防止把原告打成被告,被告打成原告!”

尽管对于江北互相制约的司法体制,不甚了解,但是陈永华还是从王致利的只言片语中,意识到这种缜密结构下,确实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百姓。

“那既然有这十二人陪审团决定被告是否有罪,那要主审官又有何用?”

反问时,陈永华看着那空出的座位。

“不是主审官,是推事。”

王致利指着首座说道。

“坐在那的是推事,他的职责就是维持审判厅的秩序,让控辩双方不至于争吵,令其不至于歪曲事实,当然,最后这量刑,总归还是要靠推事量刑。”

恰在这时,观台下方的审判厅中响起一名兵卒的喝声。

“肃静!推事到,全体起立!”

那些原本坐着的人,纷纷站起身来。当然,也包括刚刚到达厅中的控辩双方,其中自然也有穿着一身青衫的郑侠如。

“经略曾经说过,于审判厅中,推事既代表大明律,既然是上至天子,也需站立迎接。毕竟他所代表的是大明律的威严。”

在推事进入审判厅中的时候,陈永华看到那位推事身上的官袍并没有补服品极,而只是无补字的黑色公服。

“所以,推事和提刑官一样,一概没有品级,亦无须对任何人以“下官”相称。如此,自然也就避免了其它人以权制其,令其徇私枉法了。”

但愿如此吧!

也许是一时没有找到其中的漏洞,但心知其中必有漏洞可寻的陈永华并没有说话,而只是看着这审判厅,他注意到在推事进入审判厅后,整个厅内的气氛顿时随之一变。几乎是在推事出现的瞬间,这厅中顿时随之一静,尽管人很多,但是这些旁听者并没人敢大声的喧哗,而只是在底下不断的窃窃私语着。

如此,也能看出这推事的威严。

“看到没有,大家没有任何人敢大声言语,若是大声喧哗,被推事制罪,轻则是扰乱厅堂,拘役十日不说,且要罚银数两,重则可能被视为“蔑视国律、扰乱厅堂”流三千里!”

一句流三千里,让陈永华

最新小说: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上命昭唐 蜀汉之庄稼汉 我在北宋吃软饭 将陨 开局当替身,真千金在豪门杀疯了 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 陆长生叶秋白 东北出马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