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就请奏王叔文为威远军使,同平章事也成。众人都说这样才可力挽狂澜众人商量看似有望,实则万难,王叔文丁忧在前,这就切断了与宫里的一切联系。王伾与凌准想法进宫面圣,都被郭钟政打着太子李纯的旗号给拒之宫外,外臣无诏不得进宫面圣,这是铁的定律,更何况柳宗元的《六逆论》提出择子嗣不拘嫡子长子,单论圣贤的主张,早就得罪了现今太子李纯。柳宗元的六逆论非但阻止李纯当上太子,反而为自己为改革派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中唐历史上一次轰轰烈烈的政治改革随着帝位的内禅而失败告终。紧接下来的是,二王八司马遭到贬低,柳宗元以礼部员外郎的身份被贬到邵州当刺史,途径汨罗江再遭加贬为永州司马。当时的得与失,对与错,清与浊,谁人能解,国忧家祸,身愁又向谁说,这系列问题到永州后寝食难安,常围绕着柳宗元。就在几个月前,他登西山,望古城,遥望长安,思亲友,百感交集。也就在这一时在西山美景中他找到自己阔达的心境。“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和。”是自己没有把握好时机,没有领悟“守经达权”才有了这无期的贬嘀。想到这里柳宗元自语道;“智者顺势而谋,愚者逆势而行,我是多么的愚蠢啊”想到这里他似乎有了主意,眼睛里流露出一丝满意神色。于是他慢慢的转动身体,重新面对这些百姓期待的眼神。
一旁的柳宗直和卢遵从柳宗元的眼神里似乎也知道柳宗元他想好了这条小溪的名字,但他俩还是和围观的百姓一样注视着柳宗元,期盼着这一刻。这时,柳宗元微笑着大声道;“乡亲们,让你们久等了,千古定名,事关重大,我不得不慎重,乡亲们,你们是否听说过有一个地方叫愚公谷,愚公谷丽有一位老人带领子孙挖山开路的故事,虽然这位老人所做之事看上去很愚蠢,但他是为了他的下一代造福,为他的子孙后代造福,所以在他的心中就是一件大智的事。”
听柳宗元这么说,楚大爷与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都点头称是,楚大爷说道;“柳大人,那是一个远古的神话叫愚公移山,他的行动感动了玉帝,玉帝派神仙为他搬走了挡在门前的两座大山。”柳宗元又道;“愚公的行为不仅感动了神仙,也更让我们感动,我们现在不靠神仙,自己就可动手清理眼前的小溪,溪水干净了就能为我们所用,这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他看这眼前一张纸兴奋脸大声的说道;“乡亲们,古有愚公移山,那么我们就把这条不起眼的小溪叫愚溪。让它从此有一个真正的名字,让永州的老百姓都知道它,让大唐的所有的人都知道永州有一条小溪叫愚溪。”话音刚落,一阵又一阵的欢呼声顿时盖过了溪水的轰鸣声,久久盘旋在愚溪的上空。
元和元年(810年)春天的一天,柳宗元从法华寺搬迁了出来,定居在愚溪东南方,新建的家园,特将新居自号愚堂。庭院里布置了奇草异石,种植了花卉,药物和竹柳,愚堂四周围上竹篱,台阶前栽种芍药,菊花,百合,海石榴,草莓,橘子柚子香蕉等,愚堂附近巧布;丘,泉,沟,池,亭,岛,溪与愚堂合为八景,号为八愚,并做八愚诗记其事。《八愚诗》如今已失传。
一天清晨,阳光明媚,柳宗元信步出了大厅走到愚溪变,望着清澈秀逸的溪水,耳听溪水激石发出的钟鑫之声。回想愚大家好,本人是新手入门,请大家多多关照,有不足之处请多多指教,多多包容溪定名和与愚溪两岸乡亲们治理溪水的情景,浮想联翩。知道柳宗直和轮尊来找他说家里来友人了才发觉座下石头都被他坐热了。友人的来访更让柳宗元高兴,送走友人,兴奋之余他挥毫写就《愚溪诗序》其中云;“余以愚触罪,嫡居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断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溪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