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慌失措的路人,突然出现的深坑。
头上长着犄角,酷似短笛大魔王的怪人在深坑里跳出,倾斜的斜格中,怪人滞空停留,三个光弹在他身体前瞬间成型。光弹呈弧形射向远方,激起一连串更加恐怖的爆炸。
他落了下来,一个失去父母踪影的小女孩在他面前哭泣。他缓步走去,一连串的横格将这个过程拉得缓慢而诡异。
怪人伸出手,像是要帮助小女孩,但下一格中,那只手突然变成狰狞的怪爪。
逆光打在怪人巨大的身躯上,和他巨大的爪子比起来,下面的小女孩是如此弱小而脆弱。啪擦,爪子无情地合拢。
“什么人?”
灰尘散去。一个穿着老式超人披风的光头男放下小女孩,一脸呆萌地看着怪人。
“我是,兴趣使然的英雄。”
……
一口气画完了整部漫画,李耳揉了揉酸痛的手腕。一看表,已经十二点了,他居然不知不觉画了将近八小时的时间?
一起身,才发现手臂酸麻得像不是自己的。他连忙又坐了下来,用已经僵硬的指戳了戳手臂。结果麻得他直咧嘴。
握水性笔的指头那里都凹陷下去了,半天都弹不起来。看来他今天真的是太拼了。
看着办公桌上的成品,上面铅笔的底稿还没有擦去,线也是毫无粗细变化,有时候在边缘部分还有许多多余的杂线。
画技也算不上多好。在看惯了职业漫画家画的稿件的李耳眼里,简直就是差到地底了。
可这是他自己画的。
就像第一次下厨的作品一样,虽然没有别人做的好吃,但依然十分特别。
手臂的酸痛缓解了一些的时候,李耳拿起了稿件,一页一页翻过去。
草稿的时候就一遍一遍地校正过了,阅读起来的流畅感是没有问题的。绘制也是尽量做到了他能做到的最好程度,虽然还是比不上专业人士,但李耳已经很满足了。
一边看,他也一边跟哔站里,漫画部分的原作分镜做比较。原作的第一话比较开门见山,上来就是一个大全景的爆炸。而他是参照动画里的开头绘制的,所以感觉更像电影一些。
有些相似的分镜,比如怪人出场的时候,选用了人物溢出的手法。也就是将人物放在格子上面。这可以凸显角色,一般用于重要角色的出场,和比较重要的瞬间。
比如有些篮球漫画,在人物投篮得分的时候,就会用人物溢出,将投篮动作放在格子上。
接着怪物手变形的两个同等大小的横格,这里也撞了。
紧接着是这部小短篇的最高潮,也是爆发点部分,崎玉的名台词——“我,是兴趣使然的英雄。”
李耳在这里用了全景,从上至下的俯视镜头,侧上方斜45度的光影照射下,会使得人物显得严肃而正面。而脸部则是画的逗比表情,这样反而造成了反差。
名台词的画框则放在和披风相对应的斜上角,手的上方。这样的设计也更方便观众在翻页时第一时间注意到这句台词。
对比完以后,李耳对自己的初次分镜觉得很满意。虽然很多地方和原作不同,但只能说是两种处理方法。就好像做菜做咸口和甜口一样,没有什么对错,只有个人口味的问题。
不过,只有他一个人看的话,可能有点偏颇了。他一个人的想法,可不能代表大众。也许还有什么问题他没有发现呢?
要不要找高巧老师看看?不不不,还是不要麻烦老师了,老师现在又要绘制新卡,又要绘制后面的原稿,每天睡眠时间都不足五个小时。李耳不想给他增加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