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房不参与还有三房呢,就是都不参与儿子真的做了世子,难道就能随心了吗,就定国侯夫人的性子,怕是不死不休的折腾,哪个儿子都消停不了。谁家儿子愿意过去被她瞎遭禁呀。可叹夫君同儿子都被富贵眯了眼,看不开呀。
池二郎回京第一就要去吏部述职,然后等待圣人的传唤。
吏部那里有六部尚书的祖父在,没人敢压着池二郎的觐见折子。池二郎回京第二日就见到圣颜了。
岁月从来不饶人,即便是万万人之上的圣人五年过去也见老态,除去那份帝王的威严之后,人倒是慈祥几分,看到池二郎竟然还能唠几句家常:“二郎好样的,不负朕望,辽东治理的不错,边塞也稳妥。”
对于池二郎来说,五年的时间为的就是换来圣人这么一个认可。算是把他的成就盖章定论了。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二郎惶恐,都是圣人洪福齐天,二郎才能不负圣恩。”
圣人摸着胡子哈哈一笑:“呵呵,倒是看出来二郎越发持重了,有了大将之风。”
下面的话虽然没有说,可足够听到这话的人思索。
大将之风,定国侯府能让圣人这么赞一句的,除了老侯爷池二郎算是第二个。在加上定国侯府世子那个状态,在京城人的眼里,池二郎那就是卫冕世子。
不过几日这话已经传遍了。
定国候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那是咬牙切齿的。定国侯府如何到底要他这个定国候说了算的,即便是需要圣人做最后定夺,圣人也不会做出这种打他定国候府脸面的事情才对,可偏偏就有有小人作梗,这种话竟然私下乱传。
眼下定国侯府这个情况,这种气是生不过来的。叹口气,谁让他自私单薄呢,谁让儿子就那么一个状况呢,定国候沉淀一下心思忍了。
就看池二郎能撑到几时,二房两个孙子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入族谱呢。
池二郎不愧是武将,做事利索,有条理,面见完圣人之后,差事上的事情就不是他能左右的了,四品一下的官位还能运作一番。
可四品以上的,那都要看圣人还有几位阁老的意思,每天都要在圣人眼里转悠,跟着众臣上朝,那可是一个看能力的地方,不是你想挑哪个职位都成的。
池二郎相信依着如今圣人的盛名,定然会把他安置在适当的位置。比私下里面乱窜的好。
而对于池二郎来说,目前为止家事比这些琐事都重要的多。
出了皇宫,第一时间就把几位族老给请出来了。
当然了作为当家夫人,芳姐的礼节也很到位,族里的,族老的,包括定国候府的,芳姐一样不差的让人给送过去了。而且在池二郎面圣的时候,这些礼物已经到位了。
对于定国侯府,人家就当个亲戚在走动,一点都不用另眼相待。管事送礼的时候,顺便投了拜帖,说是才回京城,安置好了之后人家一家子过来给定国侯府请安问好。
定国候捏着这份拜帖险些暴走,还真是当成亲戚在走动了呢。也不过就是生生气,真的没想到二房动作那么快,竟然把宗族那里都走动开了。
鉴于池二郎礼貌周到,对族里贡献不小,几位族老不认为孩子上族谱是什么大事。
所以在定国候想要用族里拿捏人的时候,族老们已经订好了日子要开祠堂祭祖,并且把二房的子孙写上族谱了。
好日子还离得不远,就在明日。可见族老们对于这里面的事情也是有点认识的。
回到自家府邸,池二郎身心愉快,就不知道自家夫人竟然这么懂事,只在华府住了一日,就带着孩子们,包裹款款的回府了,
至于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