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洗好了干净的毛巾搭在了杜迷津的额头上,这样能让她在半夜醒来时,不会被浓重的酒精味熏得脑袋疼。做完了这一切,梁祐焕才站起身走到了杜迷津卧室里的窗户边上,望着窗外,脸上的神色变得无比凝重。
就在刚刚的小饭店里,在杜迷津举起酒杯,入口前的那一刹那,梁祐焕不经意间发现,在杜迷津杯子的杯底与啤酒之间,有一层淡到近乎透明却无比诡异的浅绿色,如果不是举杯倾斜的角度,和天花板上灯光的反射的话,是很难发现啤酒有什么异常的。所有人都知道,啤酒是由麦芽发酵而成,就算是有质量问题的过期酒或者假酒,也无非就是掺水或者选用发霉的麦芽这两种方法,照比质量过关的正常啤酒,唯一用肉眼能看出的区别也就是液体本身黄色的深浅,绝不会出现浅绿色,除非这酒里加了别的东西。
梁祐焕意识到这一点,才会阻止杜迷津,拉着她草草结账走人。而在收银台前付钱的时候,服务员的那一席话似乎也印证了这酒里的蹊跷。不会有服务员真的纯朴到去提醒你开了瓶的啤酒还要打包的,没办法装酒精也会挥发,这不合常理,除非是有人付他钱要求他尽量确保杜迷津喝到这瓶啤酒。服务员的话让梁祐焕确定自己并非多疑,这啤酒绝对是真的有文章。能溶于液体无色无味,却与啤酒杯的玻璃材质产生反应而显露出透明绿色的药物,梁祐焕只能想到一样,那就是上清教特有的百日竹。看来,秦济世已经开始动手了。
百日竹是一种复合型药物,主要材料是由上清教后山竹林,每年春末新长起来的第一批竹叶,采摘下来研磨成粉,混合着曼陀罗籽、罂粟壳、杜鹃花,一起浸泡在,提前已经泡过花椒的75度以上的酒精中。连续泡足一白天,筛出残渣,将汁液反复蒸馏三次,让酒精的味道全部挥发掉,再用蒸馏过的药汁与纯净水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调兑好,密封在坛子里深埋于地下发酵一百天,出土后取最上面一层无色透明的液体,就是百日竹。
百日竹是上清教独门秘药,最早是由姑苏师伯调配研制的,其主要功效就和麻药差不多,是为了起到缓解疼痛的作用。但和一般麻药不同的是,百日竹可以快速麻醉人的神经,但却对人的中枢神经和大脑皮层没有丝毫的伤害,纯植物添加又没有依赖性,起效快却没有副作用,因此在上清教一度很受推崇。上清教以道教为主,但几乎所有的年轻弟子除了主修道教之外,多多少少都还会学些其他的技能,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学的都是拳术、剑道一类的,可以说在上清教,半数以上的年轻弟子都会有些功夫傍身。平时修炼时摔摔打打的,伤口、淤青都是常有的事儿,有些个别受过重伤伤筋动骨的弟子,逢阴雨天就患处都会隐隐作痛。姑苏师伯学了一辈子的医术,自然是慈悲心肠,他不忍心看到晚辈弟子们因为伤患而疼痛难忍的模样,又担心常规类的镇痛药物,因为常年使用,会对弟子们的身体产生不好的影响,这才花费时日和心血,就地取材配置出了百日竹。
百日竹原本是没有任何毒性的,无非就是镇痛类的药物罢了。可是它有一项危险的禁忌,就是使用百日竹后三日内,绝不可以再饮用茶或咖啡类提神醒脑的饮品,否则二者相克,就是剧毒,轻则彻底摧毁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让人变成不生不死的植物人,重则会引起心脏骤停,让人猝死。当初姑苏师伯就是发现了这点,怕有心怀不轨的人以此害人,才将百日竹的配方一把火烧了个干干净净。只有少数师叔师伯一类辈分的人才知道它的配制方法,梁祐焕与杜迷津若不是各自师傅的心腹,也不会了解的这么详细。杜迷津偏爱茶道,除了白开水之外,平时喝的最多的就是各种各样的茶,以前在上清教的时候,山上山下东西流通不是很容易,茶叶都比较金贵,她也只能隔三差五的偷些秦济世私藏的茶叶解解馋罢了。可是自从来了邻世红娘馆之后,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