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是的,大家都很忙碌,近乎拼劲所有力气,争分夺秒的在练习,期望能够短时间内大大提升自己的技艺。
毕竟,人这一生只那么一次及笄礼,谁不希望在那天成为最美丽最有才识的女生呢!
琴室,众多身着锦衣素服曲裾的女孩雅座在古筝旁抚琴,个个青春貌美,仪态动人,远远望去绿意盎然见的一座古香古色的庭院,半缕清风,美人如画,音律唯美动人,一时之间让人产生某种错觉,好似不小心来到另一个时空,被那美妙的场景勾了神智。
十月,秋意渐浓,微风阵阵,气候宜人。
山间枫叶发红,夕阳如血,她独坐一隅,纤细指间拨弄琴弦,如山谷小溪,如黄鹂鸣歌,如一地的落英缤纷,曲调清澈柔和,好似连听的人的神智也不由的被带入涓涓流水中洗涤了,听得人心动、心痛,莫名悲伤,直到最后一个音律作为结点,仍久久难以从那份情感中脱离。
只觉得视线浑浊,伸手一摸才发现,自己竟然流泪不止。
那是妙音司嬷嬷第一次听到嫣然独奏的曲子,当初测试嫣然琴艺的时候,她也只是听到了一半便打断,趾高气昂的鸡蛋里挑骨头,无非是想给嫣然一个下马威,意思在明显不过,别以为自己有点才华,便可小瞧了妙音司,无论你在外面多出色,在这里便犹如井底之蛙,差得远了。
今日之所以让嫣然独奏,本是为了训教嫣然,挫挫她的锐气。
据说女孩们私下练习的时候,竟然发现嫣然的琴艺远远高于了他们这些从小抚琴并获得最高等级证书的女孩们。
当初嫣然进妙音司的时候,许多学员都抱着看笑话的态度观望,却没想到她竟然琴艺精湛,这感觉就好似被一个当初认定为门外汉的人踢了馆子,脸上挂不住,自然不服气。
于是总想寻得机会一较高下,不服气的何止是在妙音司苦学多年的学员呢!
妙音司的学员们哪个不是赵嬷嬷手把手教出来的,如今竟被这样一个半途进来的小毛丫头抢了风光,自是要好好调教一番。
但如今却不得不说,嫣然的琴艺确实胜出了这些苦学多年的弟子一大截,就连她也未必能够弹奏出那样的意境。
古筝,巧妙的地方并非在于音律之精准,更重要给予一种魔力,将人的心魂带入某种意境,这才是最为高深的地方。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便可以拥有如此高超的造诣,让赵嬷嬷如获至宝,抱着嫣然喜极而泣。
这些年她一直在寻找能够传承自己衣钵的弟子,本以为书画可以胜任,但近些年她变得越来越忙碌,性子也变得急躁,再加之集八大才艺与一身,精力有限,难以附加,慢慢让赵嬷嬷暗自思考是否该挑选一位静下心来潜心进修的弟子。
而嫣然的出现,无疑是她的及时雨,让她又惊又喜。
贞院嬷嬷们许多都是自梳女,虽个个都是成就极高的艺术家,却终身未嫁,年纪约为50岁左右的时候便会举行仪式,自梳成礼,誓言终身不嫁。
洛溪学院从不强求嬷嬷们做自梳女,只是这些嬷嬷长期居住在僻静山林中,传承古文化与自然万物为伴,情感超脱,生活习性也早已和山下的人不同,不愿勉强适应,再加之她们个个都独立自主,有自己的人生追求,不愿嫁人生子,劳顿一生,于是自梳成礼。
在距离洛溪学院不远处,有一座重金打造的古宅,名为冰玉堂,是嬷嬷们为自己打造的世外桃源,是她们晚年归所。
没有子女的嬷嬷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苦恼,那便是技艺传承问题,洛溪学院是她们的家,她们这身技艺往小了说,是技能,往大了说便是活体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