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战皇,只要命中就能干掉人类战兵。
只要战局稳定下来,敌人就会组织起更多的战皇进行反击。到时候,就算司令官卫队的战兵个个都很厉害,也无法击败十多万战皇。要知道,就算除掉之前干掉的那些,敌人还有大约十四万名战皇。很明显,司令官卫队的战兵再厉害也无法做到以一挡百,更何况对手的实力也很强悍。
这个时候,第二批战兵赶到。
仍然是人类远征军的官兵,不过是来自各个军团的战兵,虽然全都拥有圣器,也拥有太空战机,但是这些战兵的实力明显比不上司令官卫队的官兵,主要就是他们的太空战机不是由圣器驱动。
当然,这次投入战斗的兵力更多,差不多是司令官卫队的三十倍,也就是六万名战兵。
其实,这也是人类远征军的全部家当。
因为要武装织星族军团与硅魅军团,所以杨屹提供的圣器并没有全部用来武装远征军的官兵。按照玉阳的安排,远征军的九十多个主力军团,每个军团获得了五百个圣器,全部提供给主要军官,而其他军团各获得了一百个圣器。这么安排既保证了主力军团的实力,也增强了普通军团的战斗力。
这些战兵,也是以军团为单位投入战斗,即来自一个军团的战兵集中在一起行动。
虽然没有从一个方向上发动进攻,但是从各个方向上发动进攻,才能够更有效的把兵力优势发挥出来。说白了,如果六万名战兵集中从一个方向发动进攻,就算突击力更强,也未必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即难以干掉足够多的敌人。只有从各个方向上发动进攻,才能让更多的战兵投入战斗,也才能对敌人构成更大的威胁,迅速干掉更多敌人,从而打乱敌人的战斗部署。此外,通过从各个方向发动突击,还能让敌人找不准主攻方向,也就无法集中兵力应付主要威胁。
很明显,这些战兵绝对不是主要进攻力量。
很简单,决定这场战斗胜负的绝对不会是兵力。更重要的是,杨屹发动这场反击的目的是不想跟敌人拼消耗,也就不会指望靠兵力来取胜。再说了,这些战兵都驾驶自己的太空战机到达战场,没有获得杨屹的帮助。他们在投入战斗之前就被敌人发现了,只是因为战斗已经打响,敌人的注意力集中在首先投入战斗的司令官卫队的身上,所以没及时注意到从四面八方到来的这些人类战兵。再说了,这些战兵以军团为单位,而主力军团也只有五百名拥有圣器的战兵,普通军团只有一百名,所以每支队伍的规模都不是很大,还分散开来,感觉没有多大威胁。
当然,为了应付司令官卫队的攻击,敌人也难以抽调出足够多的战皇来应付其他人类战兵的攻击。
这些人类战兵的到来,立即改变了战场局势。
虽然每一支战兵队伍的规模都不是很大,而且战兵的个人战力也不是很强,但是足以跟战皇抗衡,而且数量众多,还从各个方向上发动进攻。也就是说,就算硅魅舰队里的战皇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也难以同时应付来自四面八方的攻击。更重要的是,只是组织战皇投入战斗就是个大麻烦。
一时之间,硅魅大军乱了阵脚。
虽然有很多战皇已经做好战斗准备,随时能投入战斗,但是在更多的人类战兵杀到,并且迅速发动进攻的时候,这些战皇显然不可能按照原先的安排去对付司令官卫队的战兵,只是该把他们派到哪里去,去对付那一支人类战兵,显然是个大问题。结果就是,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十多万战皇全都成为了无头苍蝇,也就是各自为战。如果不是这些战皇已经做好战斗准备,而且数量众多,恐怕在人类远征军的战兵杀到之后就被击溃了。只不过,在仓促投入战斗的情况下,伤亡肯定再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