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倾宋 > 第五百一十六章 前军夜战敦煌东

第五百一十六章 前军夜战敦煌东(2 / 4)

霍去病麾下的大汉铁骑,已经胜过了在草原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匈奴骑兵,方才能够在每一次大战之中都占据优势。

就算是现在大明开国不久,获得关中、山东和河西这样的养马之地时间更是不长,但是大明对于骑兵的重视程度却是从来不少。可以说大明骑兵在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在和蒙古鞑子刀刀见血的拼杀,叶应武的护卫亲随百战都骑兵可以说参与了叶应武从崛起到开国的每一场血战,这些用敌人的鲜血磨练出来的精锐老卒,实际上已经不逊色于从笑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骑兵。

因为相对于蒙古骑兵,明军骑兵还有一个很显著的优势,就是更加精良的装备和更加系统化团结的作战方式。大明的经济家底继承自前宋,此时就算是放眼全世界也都是绝对的富裕之国,所以在武器装备上自然没有丝毫吝啬的意思。尤其是随着大明北伐的推进,本来就家底殷实的商贾们,也都看到了大明军队强盛对他们的好处,所以每年以各式各样的理由缴纳到户部和兵部的钱粮,实际上就足够大明骑兵一年的消耗,而这些商贾想要的实际上也就是在大明新收复或者占领的土地上优先的进驻权利,这和那些派出商队帮着大明军队运送粮草器械的商贾们所作所为是一个道理。

军队得到利益,实际上就是商贾们得到利益。军队变的强大,自然也能够保证商贾们的安全。而叶应武又在其中小心翼翼的操控着二者之间的平衡和联系,避免军队彻底沦为商人的自卫武器,也避免商贾彻底成为军队的账房先生,更要避免二者联合起来威胁大明的稳定甚至是存在。

因为兵部在骑兵上面毫不吝啬,再加上商贾们缴纳的大量“保护费”,明军的骑兵在装备上已经远远超过了蒙古骑兵。蒙古骑兵主要兵力来源还是草原上的蒙古人,他们更习惯于携带自己本身的甲胄和刀弓参军,但是他们的甲胄多数还是以皮甲为主,这样在使得蒙古骑兵有着很高机动性的同时,也使得其防护能力远远比不上身披甲胄哪怕是轻铠的明军骑兵。

而且明军骑兵单兵配备,以马槊为主,这种由汉人发明的马上兵刃,不只是骑兵将士高贵身份的象征,更是在数千年的风雨沧桑、滚滚狼烟之中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长杆马槊能够在较远距离上杀伤敌人,同时精铁锻造的矛头下方,还有倒刺或者狼牙,使得骑兵可以在遇到敌人近身的时候直接采用抽打的方式将敌人兵刃格开或者直接把人从马上拽下来。而蒙古骑兵主要使用的马刀,在轻便上自然更胜一筹,但是长度远远不够,蒙古骑兵想要杀伤明军骑兵,必须绕过对方马槊正面的矛头刺击,但是就算如此也要继续面对被马槊横扫或者被倒刺挂住的危险。

更何况明军骑兵除了配备马槊之外还会根据个人爱好配备短兵刃,一般都是刀或者剑,当然也有一些力大无穷者喜欢用双锤、铁鞭或者铁锏,策马冲入人群中,鞭锏一通乱砸,对身形轻便的蒙古骑兵来说也是巨大的威胁。而且这只是双方交锋时候的武器配备,在远程上,明军和蒙古骑兵都装备有弓弩,但是这弓弩同样存在差距。

蒙古的弓弩虽然会统一配给,但是骑兵们还是更喜欢从自家带来的弓弩,更准确说是只有弓没有弩。这也就意味了蒙古骑兵的骑射虽然强势,甚至凭借这个横扫欧亚,但是实际上因为士卒们手中的弓各不相同,所以射出的箭矢距离也有很大的差别,通过骑射这种漫射的方式或许还看不出来弊端,但是之前在敦煌城下时候蒙古骑兵对准城头一处的集中射击,却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唐震和梁炎午并没有全力对付在城下来来回回的骑兵,因为他们对城头只能说是干扰,还远云没有到压制和占据全面优势的地步。否则明军的火炮手和弓弩手们也不会进退自如,甚至还能够集中火力摧毁蒙古的云梯车。

而明军骑兵的弓弩

最新小说: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上命昭唐 将陨 东北出马笔记 陆长生叶秋白 开局当替身,真千金在豪门杀疯了 我在北宋吃软饭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 蜀汉之庄稼汉 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