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和中原的来往通讯,六扇门会全力协助,而如何促使海都部向忽必烈部进攻,就是锦衣卫的责任了。还请两位放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六扇门和锦衣卫绝对不会拖后腿。但有吩咐,两位直说便是。”
梁炎午和唐震郑重的点了点头。
或许平时主力战军和六扇门、锦衣卫多有不对付,或许大家一向也少不了多多少少的矛盾和冲突,但是到了此时此刻,大家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这河西一战,必须要以胜利甚至是完美的胜利收官!
————————————————————
文天祥和苏刘义并肩走出政事堂。
大明的政事堂设立在皇城北门一侧,面朝南京城,背对雨花台,而六部的官署就在政事堂左右散布,有一条道路穿过政事堂和六部衙门直接通往皇宫侧门,使得看上去反倒是六部距离皇宫更进了一些。这样做的目的也是为了能够保证政事堂和皇帝陛下之间沟通的对外公开性,使得六部官员能够得知政事堂的丞相进出宫门和皇帝有所交流,从而避免政事堂三位丞相把持朝政,遮蔽天听。
陆秀夫还在山东行省主持雪灾的善后工作,所以政事堂中实际上只有文天祥和苏刘义在,两位相公一起出来直奔皇宫,十有八九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自然而然吸引了大多数六部官员的注意,不过很快六部尚书就将自己的人全都拉回来,不让他们多管闲事,然而等到这些官吏们都回到各自的衙门,反倒是六部尚书自己凑到了一块。
“刚才兵部张相公直接去了政事堂,然后紧接着两位相公就出来了直奔皇宫。看来河西又有大事发生了。”吏部尚书汪立信轻声说道。大明永乐元年九月,吏部尚书王爚致仕,乞骸骨以归,陛下准许,赐以金帛珠玉以示荣膺。王爚离开之后,原吏部左侍郎汪立信进位吏部尚书。
“汪相公怎么就这么确定是河西?”户部尚书谢枋得顿时有些诧异的说道,如果说现在谁最不愿意看到爆发战争,自然就是谢枋得了。本来粮草的筹措对于胡部来说就是一座压在肩上的大山,但是至少为北伐筹措粮草,主动权和期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如果是蒙古鞑子首先挑起的战争,那就意味着现在就需要大量的粮草,而且谁都不知道最后需要多少方到头。
礼部尚书陈宗礼轻轻咳嗽一声,皱了皱眉说道:“蒙古鞑子如果想要挑起边衅,十有八九还会延续去年的战局,而大明现在在各处都占据上风,唯一兵力不足的便是河西,而蒙古两部内乱,本来就在河西以北屯驻重兵,所以想要对河西发难,也可以就近调兵。”
陈宗礼虽然上了年纪,平时素来是一声不吭,但是毕竟也是三朝老臣,无论是经验还是眼界都要比这些后起之秀高上一筹,所以就算是他不在其位,也能够一针见血看到问题所在。
不等其余尚书开口,兵部尚书张世杰就已经在政事堂当中走出来,看着迎上来的各部尚书,微微一怔,旋即扬起手中的军报,苦笑着说道:“蒙古鞑子进攻敦煌,河西大乱,这一战不好打啊。”
陈宗礼等人脸色都是微微一变,显然蒙古鞑子选了一个不错的时机,大明刚刚交手就无疑已经落於下风,至于能不能翻盘,还要看敦煌神策军的能耐和陛下的调度指示了。
所有人下意识的转过头,看向不远处的皇宫。那象征着大明皇权、象征着大明国运的地方,是不是会和之前一样,引领着在前线浴血拼杀的大明儿郎取得最后的胜利?
看着有些发愣的各部尚书,张世杰沉声说道:“诸位相公,咱们也该收拾收拾准备等着陛下召见了。”
文天祥和苏刘义风风火火的走进御书房,他们还以为叶应武在收到消息之后已经开始在思考怎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