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舍弃了诗歌应有的意象与意境,用排比式堆砌一些所谓爱意的辞藻。
平淡,无味,这就是徐绕今晚诗歌的特点。
如果要海指来评论,说它们是诗歌都觉得是侮辱了诗!
海岛除了苦笑,无法附和,因为他发现现场的学生是喜欢这类诗的,这让他不得不犹豫:“难道说时代不同,大家的品味也不同了?我们这一代诗人注定要被淘汰了?读者喜欢的是徐绕这类诗?还是说徐绕摸到了读者的口味命脉,特意这样写的?”
无论是哪一种猜测,海岛都觉得这是一种灾难,不知道这种趋势对日益衰落的诗歌市场是好事还是坏事。
“如果说写这类诗能获得市场的喜爱,也许徐绕只是在往成功的路上妥协而已……算不上错吧……”海岛心思乱极了。
海指在诗歌的境界上已经到了一个常人无法理解的高度,他只要安心写自己的诗就行了。海岛却要考虑得更多,作为华夏文学院诗歌专业的教授,他有义务留意文化市场的各种动向,因此心思也复杂得多,当然,相对也能容忍各种异常。
海指忽然对海岛说道:“看来我对苏文的看重是对的。只有他才是诗歌的救星!他不媚俗,不会写那种无知之人喜欢而又平淡无味的诗歌。他的诗歌既要写得漂亮,又要表达出深厚的感情。这才是经典,这才是诗歌应该走下去的路子呀!”
海岛一愣,倏地恍然,是啊,他们还有苏文这个希望——同样深受读者喜欢大有市场,却又不流俗于常人,他写出来的诗,就连海指与东莲上人都佩服不已。
他希望苏文能把这跳路走下去,重振诗歌的雄风。
然而,苏文是这个人选吗?这个年代,还有诗歌的活路吗?
海岛不敢肯定,只能说是希望而已了,他默默念道:“希望今晚苏文能上去表现一番,写出让人喝彩境界又高的诗来,让徐绕知道他的风格路数是错误的……”
被两人念道的苏文,逐渐从徐绕带来的震惊中回过神来。
这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很熟悉,却与记忆中的那首诗歌有些出入。
存在即合理,前世这首《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能火爆网络,成为流传一时的诗歌,当然有它的出彩之处。
排比、矛盾、深情、伤感、遗憾,重重情愫交杂在一起,给这诗带来了爆发性的生命力,成为人们口口传颂的热诗之一,不无道理。
这诗严格说起来有很多缺点,不过确实很吸引人,苏文以前在网上看到的时候,就特别留意了一下,还读了几遍,甚至找出别人整理的好几个版本来对比过。
话说这诗刚出来的时候,被套在泰戈尔的头上,唬住了不少人。后来被人戳穿,又是说一个女作家写的,在她的作品里倒是找到几句原型,却也不是这样的诗歌。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各个网友整理出来的诗歌,算得上是民众力量的结晶,哦对了,说是泰戈尔,是因为其中提到了飞鸟与鱼,而泰戈尔正是有本诗集叫《飞鸟集》!
徐绕这个版本的诗中,却没有提到飞鸟、鱼……
想到这里,苏文心中涌起一个念头,忍不住有些悸动:“也许可以……”
正想着,现场又是响起热烈的掌声,抬头一看,徐绕在这呼唤声中走了下来。
他竞争诗歌之星的环节结束了,可以说得上是圆满完成。
接下来,就看苏文的了。
现场的人纷纷把头扭过去,直直看着平静安坐的苏文。
刚才徐绕直接点出苏文的名字,要与他进行诗歌擂台战,而苏文也答应下来。现在徐绕已经完成他的任务,就轮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