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声响亮,热烈而轰动。
随着掌声,观众站了起来,纷纷为那拉的言辞而叫好。
“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我虽然是女人,但是我也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人。我要学做一个人!
这就是那拉的宣言!
观众是热情的,纷纷起立就是对这一部戏最大的褒奖。
最为冷静的谢坤也震动了,他喃喃念叨那拉的那句话:“现在我只信,首先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他忽然想起这出戏的宣传口号来,像什么“走出《玩偶之家》。进入女性新生活”,又比如“这是女性解放与独立的象征,女人一生不得不看的戏剧”。
对于这些大而空的口号,之前谢坤一向嗤之以鼻,觉得太虚假,太拿噱头当一回事了。现在看来……《玩偶之家》真的当得上这样的称号。
那拉一出走,女人就走出了“玩偶之家”,从此她就不再是玩偶,而是一个人,一个女人!
“这……太不可思议了!”
谢坤不愿意相信苏文能写出思想如此深刻的戏剧来。
写出深刻的文字并不难,表现思想的深邃也不难,难的是以戏剧的形式,以情节与对白来推进这一转变,完成角色的刻画,那就是一种天大的文学才情了。
谢坤看不起苏文的《罗密欧与朱丽叶》,觉得它思想单薄,受欢迎那是因为题材讨喜罢了。他怕的是苏文的作品变得具有文学意义,那就真的威胁到他的地位存在了。
《玩偶之家》具备了挑战他大剧作家地位的潜力!
作为一个大剧作家,谢坤哪怕想自欺欺人,可是他的文学修养告诉他,《玩偶之家》是一个出色的戏剧作品。
在这里,苏文完成了蜕变,《罗密欧与朱丽叶》可以成为经典,然而说不上伟大。《玩偶之家》却可以说是经典而伟大!
伟大的作品出现的几率是多少?
谢坤自问他写了几十年的戏剧,也许能风靡一时,可要说经典的也就几年前的《华夏女儿》,也堪堪与伟大沾上了点边儿。
他的那出戏,因为大时代的背景,可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玩偶之家》呢?
必将在文学史上大放异彩!
谢坤想起谭耀说《玩偶之家》的文字版本更为经典,深邃的东西在文字上更能体现,他摸了摸谭耀送出来的书本,开始有些坐立不安。
这一刻,他心中升起一股无奈之气,内心也开始恐慌了,脑海里只有一个声音:“苏文!苏文!还是苏文!”
舞台上的戏剧已经到了尾声。
那拉真的要走了,她的丈夫问可以写信吗,她说千万别写信;问要寄什么给她吗,她也说不需要,什么都不用寄,她不接受陌生人的帮助。
丈夫海茂对她来说,已经是陌生人了!
“那拉,难道我永远都只能是陌生人了?”海茂问。
那拉说:“那就要等奇迹中的奇迹发生了。”
海茂问:“什么叫奇迹中的奇迹?”
那拉说:“那就是说,我们都得改变到——喔,我现在不相信世界上有奇迹了!”
那拉走了。
只剩下海茂一个人在呢喃:“那拉!那拉!喔,屋子空了!她走了……奇迹中的奇迹!”
全剧终。
舞台上的演员排成一列,向观众鞠躬道谢。
现场,观众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