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想要呐喊出来。
林谷之眼睛越来越亮,读诗的声音也越来越大:“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
没有任何停顿,一口气读下去,林谷之却没有任何窒息的感觉,相反越读越畅快,胸中之气发泄而出,整个人都舒泰了!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最后一句读出,林谷之长吁一口气,老脸通红,感觉精神都更矍铄了,内心有一股热烈的气息升起,浩浩荡荡,无所畏惧,可以从人体贯穿而出,充斥天地,想要向众生宣扬天地正理。
“好!”林谷之猛地一拍桌子,整个人站了起来,脸色激动而绯红,唾沫星子也飞了出来,“好诗!真是好诗!好一首正气歌!好一个天地正气!好……”
他说不出话来了,正气歌一首下来,他整个人都振奋起来,内心有一种正面的能量,感觉整个人都受到了熏陶,有自豪,又有惭愧,还有向往。
“多年不见的好诗啊!精品!绝唱!”林谷之已经想不起有多少年没有今天的感动了,文章可以让人共鸣,然而共鸣有大有小,让一个人感动、向往、佩服,是文章的最高境界。
他今天又遇见了,只因为一首诗。
只因为《正气歌》!
平静下来后,林谷之才有别的想法:“这诗写得严谨大气,功力十足,难道是哪个国学大师看不过当前诗坛的乌烟瘴气,从而潜心创作,写出一首让人汗颜的古诗来?到底是哪位高人呢?”
他对作者非常感兴趣了,不由搜索报纸上作者的名字,“苏文”两个字赫然入目。
“苏文?是哪位?没听说过呀。”林谷之大为奇怪,怎么想都想不出这人到底是何方神圣。
再一看,诗的后面有编者按:“如果未见真人,只读《正气歌》,你会觉得作者道貌岸然严肃儒雅,想他要么是一个中年文人,要么是上了年纪的国学大师。你不会想象得到,作者只是一个年仅十八岁的中学生!是的,他只是一个青少年,笔者亲见,无有谬误。另,本报明日会继续刊发本诗作者另外一首诗歌,窃以为有传世之功力。读者诸君敬请期待。”
这个编者按肯定就是文艺副刊主编方承世所写的了,除了解释作者的年纪外,他还卖了一个关子,让人家期待明日的《粤州晚报》。
在这里,他只提作者年纪,没有提苏文是哪所学校的,就不知道是什么心思了。
编者是什么意思,林谷之也不想理会了,他现在只有震撼,也没有什么心思,脑中只有一个声音:“这是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写的,这《正气歌》出自少年之手……”
不可能吧!
林谷之不敢置信,他猜测作者是国学大师,哪想到是一个少年,反差之大,几乎令他懵住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林谷之回过神来,苦笑不已:“难道现在的年轻人都如此妖孽了吗?如果是真的,他真是……天才!”
想到能见到一个天才横空出世,林谷之又激动了,踱了几步之后,拿出电话,照着报纸上的客服打了过去。
客服都是忙音,好半天才接通,那个美妙的女声刚响起,林谷之二话不说,直接嚷了起来:“我想要你们文艺副刊编辑的电话,我想知道《正气歌》作者的信息。”
“对不起,刚才已经有不少读者来电想要询问该作者的情况了,我们编辑说不能告知,要保护青少年,不能……”
无论林谷之好说歹说,客服就是说按照规定是不能给编辑电话外人的,有事请在客服内解决。
“擦!”文雅如林谷之也禁不住爆了出口,也不听客服那一大段的解释,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