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清末枭雄 > 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陆军政策

第六百二十二章 大陆军政策(2 / 3)

此外帝国海军虽然拿着不少的经费,但实际上花钱的地方也多,首先帝国的优军政策,导致军人的待遇是普遍偏高的,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其人员的薪资是非常高昂的。

对于帝国的海陆两军来说,其实最花钱的不是采购枪支火炮战舰之类的,而是军人的薪资。

人员薪资的开支,一直都是帝国海陆两军的最大项开支!

此外,军方为了扶持国防企业发展新式技术,经常以研发合同的模式向各大企业下订单,然后拨付款项扶持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比如说舰炮这东西,海军要为了能够获得威力庞大的舰炮,往往会提前向各大兵工发去研发合同,以降低企业进行新式技术研发的巨大风险。

换句话来说,就会军方代替企业承担了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发风险,而研发技术可是非常花钱的。

各方面的因素加起来,实际导致帝国的诸多军费利用效能上,要比同时期的西方各国低一些,或者说低很多。

因为西方国家他们可以不愿不顾那么多,直接把钱用在采购武器和打仗上面,但是帝国军方所承担的责任就要更加沉重一些。

不过有利有弊,这些军费开支实际上最后还是会流向社会的,军人们拿了薪水,要养家到时候也是要花出去的,军人以及其家属手里有了钱,才能够购买各项工业产品。

军方给企业研发经费,向他们采购武器装备,这军费就是流向了各大国防企业,然后再流向国防企业的工人以及国防企业的各大供应商手中,那些钢铁、煤炭、机械、化工等供应商手里的资金又会流向工人。

大体上可以这么形容,庞大的军费,直接提供了超过百万个军人就业岗位,并通过直接采购的模式,尤为国防企业以及相关联的企业提供了百万个就业岗位,如果继续向外部延伸的,那么间接提供的就业岗位将会达到数百万个。

就业岗位里的工作人员拿到工资后,就会进行消费,最后带动内需市场,在市场的经济流动中,又被政府进行收税。

如此就形成了收税、军费、就业岗位等一个完整的循环。

同样道理,帝国中央财政的其他大项支出,也都是待有这种经济循环作用。

对于一个工业化国家而言,财政收支不仅仅是对普通民众的剥削,实际上更重要的承担起金融流通的重要一环。

毕竟对于统治者或者国家而言,钱就不是钱,只是一种金融工具而已,他们关注的是经济体系的稳定发展。

对于林哲来说,如果他加大税收的同时,压缩财政的话,最后在国库里囤积了一大堆的白银黄金啊什么的,这些对于他?对于帝国而言有用?

屁用都没有!

这黄金白银不能吃不能喝的,不花出去进入经济循环体系的话,其价值并不会比一堆黄土多多少。

随着帝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工业经济的持续发展,收上来的税收也是越来越多,所以帝国花钱也是越来越大方,除了维持一支庞大的陆军外,其他方面的财政支出也是越来越大,比如占据财政支出比较重要的财务开支、教育开支等。

要知道1870年的时候,帝国中央财政支出预算里,教育教育高达一亿圆之巨,占据财政总支出预算的百分之十五,一举超过了税务系统,成为了国内仅次于军费的第二大开支。

大量的教育经费投下去,所代表的就是大量的官办学校的开设,更多的学子可以获得相对廉价的受教育机会。

1870年的帝国,是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国力相对于1857年建国时期,膨胀了数倍不止。

如果这个时候欧洲身处帝国边上

最新小说: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五代风华 神话版三国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状元郎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