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来催促他到衙署去,因为州内的一众官员和长者名士们都已经集合完毕在等待他。
萧伦匆匆告别家人,往衙署赶去,成都三国蜀汉开始也算是帝国古都,到十六国时期李氏的成汉建国,再度让这座古都恢复生机,一直到东晋末年。刘宋建国后成都最为西南最大的政治文化中心,这里不受外界的干扰自成一派的文化体系,百姓也算是安居乐业。萧伦的入主益州当时虽然也有波澜,但是总体情况还稳定的。
萧伦去到衙署的一路上,所见所闻都是熟悉的街景熟悉的画面,此刻他才发现这成都真的是座美丽的城市,安宁娴静的如同处子,端庄舒雅的像个大家闺秀。萧伦对这座城市内心居然有种依依不舍的感觉。可是达到衙署后他的这些情感都烟消云散了,衙署内以费功为首的投降派已经成为主论调,在场的绝大多数人都希望萧伦可以跟宇文泰投降。
萧伦看着他们笑了,开口说道:“有句话叫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如今宇文泰大军压境,我才知道大家的真实想法,可惜这怪我自己一招失手满盘皆输,怨不得别人,如今众位都认为我大势已去,想要保全自己家族的安危,想要跟宇文泰媾和,这些我都不怪你们。”临了他顿了顿,看着这些前几天还口口声声要和自己一同誓死对抗宇文泰的人此刻却像抛弃一块用过的纸巾一样抛开自己,他发自内心的冷笑了。
萧伦继续说道:“如今形势已经对我们不利,我作为本州的领导者负有责任,你们放心我会去跟宇文泰谈判投降的事情,就算我自己家破人亡也绝对不会让他伤害你们以及益州的百姓,这也算是我来益州这几年最后能为大家做的事。”一些长者扶着拐杖声音嘶哑的哭诉起来,假惺惺的念叨着当初萧伦的好,猫哭耗子假慈悲,萧伦此时心里比谁都清楚这些人的虚伪。
他毫不在意费功等人的冷嘲热讽,也丝毫不顾及苗华人等将领的苦苦哀求,他提起笔在桌上写了一封长信给宇文泰,通篇都是溢美之词,末了就提出两个要求:一,放自己一家老小平安东归,二,不伤害益州百姓。只要答应这两个条件,他就下令整个益州的军民放弃抵抗,开城投降。
信被众人拿来阅读一番后就送往梓潼的宇文泰大营。剩下来的事基本就是各听天命了。萧伦此时也派来心腹之人去萧铎那里说明了情况,打算日后到他的地盘上安居。
宇文泰接到萧伦的信,十分高兴,看完之后特意拿出来炫耀,让解司春、苏绰和韦寿定等人纷纷传阅,并排快马会关中传达喜讯。“这萧伦现在投降时机把握的很准,早一分则容易招人诟病失节,晚一分则大势已去没有本钱跟着咱们谈判。此时益州未能真正安定下来,只要有他的下令,我军必然可以兵不血刃额敲开成都的大门。不得不说萧伦此人的老谋深算。”解司春很少夸赞人,此时却对萧伦报以很高的评价。
苏绰也附和道:“如果一周能够平安过度道我方手中,大队与日后重建可以减少很大一笔开支,这对我们来说是好事情,加上益州自己丰厚的财政收入我们反而可以从中抽调大部分银钱为关中建设添砖加瓦,这件事简直完美。”可是宇文泰不是这样想的,他的行事风格历来是斩草要除根,放益州百姓一条生路自然不成问题,可是要放萧伦共轨,让他有可能再次成为自己的对手,这宇文泰万万做不到。
人心就是这样贪欲太盛,总是得陇望蜀想要一口吃掉所有,可是宇文泰也知道要是自己出尔反尔会被天下人耻笑,所以他打算设计陷害萧伦,他给萧铎写了一封信,大意是萧伦此人在益州深的民心,在梁王的朝廷也很有人望,是将来当天子的不二人选,自己替萧铎先把他灭掉,这样萧铎在以后称帝的道路上可以少一个对手。如今萧伦提出要以整个益州无条件投降为条件,来换取放自己平安东归,这是卧薪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