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郭荣有意,范质和王朴等人可能也会劝谏,范质其实不清楚,但王朴却知道很多。
于是,次日早朝后,章钺正式上凑辞行,郭荣当即准请,诏以将作监三百名工匠同行,到寿州就地打造攻城器械,并为东路军李重进屯集军需。
十月初一,章钺自率亲兵三百骑,带着三百工匠从汴梁出发,一路走得很快,几乎以急行军的速度赶赴寿州。而两天后,即十月初五,北汉麟州刺史杨重训派人抵京,正式上凑率城归附大周。
郭荣接报大喜,授杨重训为麟州防御使。投诚嘛!都是降级为用,但辖地不变,就是改个官名,换上大周的旗号,典型的城头变幻大王旗。
说起来挺有意思,折杨两家作为乱世军阀,又身处飞地,群狼环伺之间,自然不可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自后汉以来,在太原和东京两边下注,折家还好点,折从阮时就全面归附大周。而杨家则不一样,刘崇自立时,杨信自守麟州,长子杨重贵正在刘崇麾下,而次子杨重训在身边。
后来郭威立国,杨信留下儿子杨重训守麟州,自己向大周投诚,但郭威也不计较,授杨信为鄜州保大节度使,直到病逝于任上。而刘崇对杨重贵也信用有加,收为养子,改名为刘继业,与现在的北汉主刘钧的外甥兼养子刘继恩、刘继元为义兄弟,又娶了折从阮的孙女折赛花为妻,这联姻关系很是复杂。
也许是近来听到什么风声,杨重训作出举城投周的决定,但这事无疑成了一根导火索,令夏绥李彝殷一下紧张起来,派人飞马北上云内州,通报给辽国。
西京大同府,耶律挞烈接报马上作出反应,派快骑走蔚州通晓镇州成德军节帅袁彦,向大周发出警告,称杨重训投周严重威胁了大辽西南的安全,要杨重训改头换面向大辽投降,否则将率兵征讨。(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