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否为你这首诗起名呢?”
张易连忙点头,虽然夏乘风刚刚描绘的画面非他所想,却也不能不给面子。
“那这首诗便叫《赠谢雨》吧。”夏乘风朗声一笑,转头朝谢雨道,“不知谢姑娘觉得如何?”
众人瞧向谢雨,若是她同意这首诗以自己命名。将来这诗名扬天下,她和张易之间,恐怕会有许多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民间流传。
“不怎么样。”
谢雨轻笑起来,她不在乎扫了夏乘风的面子,而是郑重其事道:“夏举人刚刚对这首诗的理解,颇为精辟。这首诗的确写的极好,单以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角度来讲,至少也是一首顶级鸣州诗。”
随着谢雨开始点评,几名贡士自然开口品评。
“谢雨姑娘说的没错,这首诗写的极为精妙。全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一前一后两个场景却相互映照,神妙至极。”一名年迈贡士坐在次席,率先开口。
一名与年迈贡士同座的年轻举人,笑道:“全诗刻画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寻春遇美,‘人面桃花相映红’,诗人不仅用桃花衬托美人,更是表现美人光彩照人的容貌。”
这位举人在白马郡才名出众,众人纷纷鼓掌。
年轻举人继续品评后两句:“第二个场景则是重寻不遇。还是春光明媚桃花烂漫的季节,还是泉水叮咚的流觞亭外,然而比这景色更美的美人却不见踪影。跟前边的景色对照,真是神来之笔。依我看,这首诗若是流传出去,恐怕很快便能镇国。”
文章分五等,但并不是首次书写过后,就保持原有等级。
经过世人流传,某些原本可能普通的文章,也能达到出县的层次。像张易这首鸣州桃花诗,有可能会成为镇国名作。
见到年轻举人品评完这首桃花诗,其余文人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纷纷口吐莲花,把张易这首桃花诗夸得世上独有,写尽桃花风流。
张易咋舌,他原本就没有这番意思,大家怎么会曲解成这般模样。对于感情之事,张易还未开窍,根本不明白这群读书人有何用意。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张易刚刚从沙罗铁树进化不久,实在是对感情还有些陌生。只是他继承这具身子,对张府倒有极深的感情,这才写了这首诗。
待众人全都点评过后,夏乘风戏谑道:“谢雨姑娘,既然大家都说这首诗是首极好的桃花抒情诗,你为何不同意我拿《赠谢雨》当诗名呢。”
谢雨手捧桃花枝,轻轻站了起来,轻扭小腰朝着张易所在的方向走去。来到张易座位前,她方才轻启朱唇道:“我说不同意,便是因为张才子本就没有你们说的那番意思。”
“啊?!”
众人哗然,这首诗不是抒情诗,那又是什么?
张易眼神顿时清明,一扫之前的疑惑。他好奇众人为何会将这首诗当做抒情诗看待,但当他听到谢雨的话,心头不由一暖,还是有人能懂自己的心思。
夫子曾说的知己,便是这种感觉么?
谢雨浅笑动人,伸出手指勾在张易下巴,吐气如兰道:“若这首诗真是送给我的,那我可要高兴一辈子呢。”
张易即便再不谙情事,也觉得这动作极其暧昧,双颊微红,轻轻挣脱开去。
众人艳羡的看着张易,谢雨姑娘如此亲近一名男子,他们可是从未见过。换做是他们,肯定第一时间表示,这首诗就是送给谢姑娘的。
别说是一首鸣州诗,就算是进士文宝,他们要拿得出,也舍得!
谢雨见张易脸红,轻笑站了起来,旋即正色道:“你们看他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