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衣(2 / 3)

分的情节把人物虚化成了蓝色(男)和粉红色(女),但所有的生理过程都是真实的核磁共振成像。

这个倍受争议的片子其伦理和科技上的震撼性远超常人的想象,目前在大多数的国家是已婚人士才能看的。几乎成了成人礼必看片子,只要片子被一直播放,温莎医院就支付给演员们每年一千欧元的巨额版权费。他们也是赚大发了。当然,温莎医院赚得更大。

蒙古人种(黄种人)当中,中国人很保守,拍摄团队居然在八大胡同都找不到愿意出镜的演员,最后到了新收的日本九州岛上才找到,颇费周折。

五个纪录片的闲聊式节目,似是很偶然地说到达尔文研究所的基因研究项目。化石这种东西嘛,不是专家的话,很难从中看出什么名堂来,当物种的研究来到分子生物学时代之后,又有了一个很重要的发现。

分子生物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进化的直接动力——基因突变的规律。基因通过把自己表达成蛋白质而成为生命,在此过程中,蛋白质的分子构成每一代都有些微的不同,但其功能仍然是一样的,这种过程的专业术语叫“同义置换”。

蛋白质的同义置换在分子生物学层面上显然是因为DNA的碱基对发生了同义置换,事实证明DNA确实也是在一代又一代地发生这种过程。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生物要保证自己有一定的基因突变率,会突变的生物才更有生存能力。

每一代都发生的分子级别分化就是生物保证后代有一定突变机率的好法子。我们可以拿细菌来做例子。为什么细菌在抗细菌药的作用下很快就能表现出抗药性?当然是因为它的后代擅长突变,这是细菌这种原始的生存能力。试想它们没有一代又一代的同义置换,是不是很容易被抗细药所消灭?

细菌的天敌所产生的天然的抗细菌药就是对付没有突变能力的细菌的大杀器。这种擅长突变的能力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中,从原始的生命到高级的,包括我们人类。

通过对一些蛋白质的考察,科学家们发现这种同义置换的速率大致是恒定的,也就是说,一个基因发生突变的时间是有数的。把大量的基因突变综合起来考察,又发现它们发生的时间的速率是大致恒定的。科学家把这种时钟称为“分子钟”。

分子钟的发现让达尔文很激动,因为它意味着理论上可以通过分子钟来把生物进化的树画出来,跟化石证据相对比。当下达尔文研究所正在大力研究的课题就是用分子钟来重绘进化树。

达尔文对着拍摄的镜头说,从目前的进展来看,成果丰硕,分子钟之进化树基本与化石证据吻合。

谈到这里,唐宁接过话头来说:“分子钟还有一个有趣的应用场景,我给大家举个例子。”

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之后,科学先知不负盛名,开始讲这个应用:“我先提出一个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人类是什么时候穿上衣服的?”

大家都在动脑筋,达尔文说:“刚开始的时候人类肯定只能使用兽皮来做衣服,经过几万年,这些衣服早就烂了,所以在化石中根本找不到这样的证据。”

好戏来了:“有办法。跟分子钟有关。我看到过一些科学家对寄生在人类身上的虱子的研究。这种讨厌的小东西有一个特点,它们分化非常厉害,生活在头上的头虱和生活在衣服上的体虱。通过观察它们在头发和衣服上的运动可发现,头虱无法适应体虱的生活环境,体虱无法生活在头发上。

更有趣的是人类的体虱只能生活在人身上,因为它们擅长在衣服上运动,所以人类体虱跟我们的近亲黑猩猩体虱大不同。黑猩猩体虱跟人类体虱应该是同源的,也就是说,他们之间的基因在我们人类穿上衣服的时刻开始发生不断地

最新小说: 这王是非当不可吗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早安大明 万历明君 人在大唐,父慈子孝 将北伐进行到底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战国生存指南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谍战:红色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