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里讲气节,所有的英雄都是悲剧英雄,实际上想成功的话,小人气质不可少。
刘备这个人物是“剥离骄傲”中重要的一环。这其实可以教育中华联邦,作为一个民族想要成功,是不可能骄傲和英雄主义的,大民族也得有忍辱做小人的情商。
大哥被颠覆了,二哥关羽接踵而来。关公被称为武圣人,在战争片中是相当重要的角色,一旦关二爷被颠覆,整个战争场面就被颠覆了。
第一个要颠覆的就是关二爷传说中的青龙偃月刀,三国时代还没有发明马蹬,骑手必须一手抓缰绳,所以不可能使用双手武器。同时被颠覆的当然张翼德的丈八蛇矛,还有吕奉先的方天画戟。
丈八蛇矛是最扯的,就算马蹬被发明了也不可能在马背上使用以刺为主要杀伤手段的武器。因为在马上交战全部都是在跑动中一回合决胜负的群战,根本没有阵前斗将这种逗逼的事情,除非双方将领是老相好,恩怨纠缠的那种。
而刺的动作只有一个攻击点,只要稍微有点眼力价儿的武士都很难被你戳个正着,所以得把攻击由点变成线,即使用刀。真正的世界级实战名刀,如日本刀和大马士革刀都把由点变成线发挥到极致,不仅成线,还成为曲线。
如果在两军交战中,使用直线型的,如唐刀,可能把敌人切个一寸长的口子,而弯刀的话,肯定不止一寸长,刀口作用在敌人的身上更久,切得也更深,此消彼长,曲线就更有优势了。
不过,大马士革刀的弯曲程度太大,严重影响了美观,刀术也很不直观。也许会有人把弯刀玩得很诡异,但那只是少数精英。就像火绳枪的出现,它并不比熟练的弓箭手在精度、射速等优越多少,但是易用性好,随便一个身体单薄的人稍加训练就能成为杀伤力差不多的合适战士。
所以,大马士革刀逐渐衰落,日本刀成了世界第一名刀。三国时期当然没有武士刀,当时使用的是单面开刃的“环首刀”,是铁器全面取代青铜器的产物,刀脊厚,不易折断。
技术派导演的心思又开始活泛,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唐导决定同时建造三国博物馆,向全中国民间收集古董,如此便可建立很真实的道具系统。
拍电影的多得去了,为了拍一部大片还建一个历史博物馆的史无前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