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谁来统治仿佛都跟他们没关系,有一天没一天的游牧生活才是他们的传统,这里是跟西伯利亚有一拼的苦寒之地,还有大量的驯鹿牧民的存在。
大汗登基,全国270万平方公里没有什么反应的情况是什么情况?唐宁觉得相当好笑,这个大汗当的似乎没什么荣誉感嘛。还不如在欧美反应来得丰富。
然而呢,还是要为我大哈萨克百姓做点事情的。鉴于这里是真正的人烟稀少,大汗宣布要建设全球最大的无人机物流网络,在哈萨克全境均匀地部署67个资源中心,采用水电一体设备,无中生有的开发出水电都非常集中的中心城镇,为远方的客人提供周到的服务。
这么一来,平均每隔200公里就会有一个资源中心,无人机可以送货物送往哈萨克境内任何一个角落,中途不需要加氢。如果要使用这项服务,得从哈萨克大汗邮政那里实名申请一个免费的小小的停机坪。
这停机坪就相当于一个能召唤无人机送货的自动贩卖机,有俄语版、哈萨克语版、汉语版和英国版等多种语言。停机坪的下方有琳琅满目的商品分类,主要是牧民们常买的货品,牧民自身产食物,只有蔬菜等自身无法生产的食品能卖给他们。
劳动工具当然就必须购买了,什么斧啊、铲啊、锄啊。温莎商品帝国能提供的特有产品是小型拖挂式房车,空中集水的水电一体设备,各种非处方药。这些其实已经为西伯利亚地区提供了差不多的服务。
现在比较特殊的服务是通过卫星来发现水草丰美之地,安营地点的指引也是商业服务的一部分,若对方向感到茫然,可购买这种服务。
除了商业之外,还有大好福利,每个资源中心都有大汗寄宿学校,牧民可以把自己的娃送去读书,包吃包住直到小学毕业。小学实行双语教学,除了英语之外,还可以学习德语、汉语和俄语,哈萨克语就算了,父母自个儿教就成。
小学毕业的好处就更多了,可以每年向大汗国社会保障部申请10英镑的补贴,这个大概是大清国人均GDP的两倍,还算丰厚。这还是刚刚开始,像我们大汗经营多年的新几内亚、马达加斯加,原本是穷得掉渣的地方,现在居然人均GDP达到了20英镑,百姓过上了小康生活。
大汗需要时间来消化新得到的大片土地,像新内内亚主要是伐木业、造纸业和观光业、渔业逐渐使用上了现代化设备,加上平均主义的公社制度,所以迅速地脱贫。我哈萨克大汗国自然资源极为丰富,要追赶新几内亚的水平也主是几年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