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射炮了。
不过,加装了提升上升力的旋翼的高空侦察机不在高射炮的射程内,这让美军很担心。如果没有了定位功能,侦察机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所以军方建议立即关闭AT&T所有的发射塔。
林肯不愧是杀阀决断之人,立即在国会议员的抗议声中果断下达了军令,军方全面接管AT&T。这么一来,战争铁定是要打起来了,纽约股市继续暴跌,已经惨不忍睹了。
美军这一招果然厉害,EIC立即决定重建定位系统,这将拖慢战争的进程。具体的方案是在无人山区的制高点兴建发射塔,并派空军保护。这些发射塔很多在美国境内,相当于是战争的第一场是发射塔的攻防战。
美军有主场优势,可派大量地面部队,而EIC有空军优势,可随意在敌后方的山头建立发射塔。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较量,可见美国人对于无线电定位的战略用途把握得相当到位。
哎,真拿美国人没办法,看来,要搞高可靠性的的定位系统,只能……上卫星了。现有的技术几乎不太可能制造得出可靠的液态氢火箭,所以,唐宁打开始就没打算搞这一套。
如果大家还刻的话,前面的照明弹提到过,使用的是金属燃料。同样的,金属,尤其是已经大量制造的铝粉,可作为固态火箭的燃料,而在没有空气的太空中需要自带氧化剂,它是高氯酸铵,少量的氧化铁可作为催化剂,再加上把它些全部粘合起来的高分子聚合物,它们的配比要反复实验,其燃烧没有液态氢那么暴虐,因而相当稳定。
这一个选型就给火箭技术发展少绕了N个弯路。同时,唐宁亲自参与的项目获得恐怖的资源,他已经人到加州去发展固态火箭了,大家以为他是去加州督战的。其实他的兴趣根本不在战争,而是战争后面的各种技术。
项目未动,测试平台先行,这一向是唐宁的风格,它给火箭项目规划了四个能承受巨大推力的平台,以测试R1火箭的四个助推器,只要它们能够同时平稳地输出,核心的技术就算是掌握了。
而要动态地调整火箭的方向,以消除空气阻力、引力等外部影响,那四个推进器必须能够以微小的角度转动,在超高推进力的情况下这个转动是个难点,最后定方案时选择了在催化剂上做文章。
也就是说,固态火箭的燃料、氧化剂都是固定的,但是催化剂是动态提供的,这么一来,可以在最后的阶段调整动力输出,间接地使某个推进器加大或者减少推力,效果跟转动推进器一样。
普通的固态火箭500吨重的整体推力才能把2吨重的卫星发射到同步卫星轨道,所以卫星发射始终是那么的昂贵,唐土豪虽然不差钱,可是省钱是他的习惯,他有办法只用2吨燃料就把2吨重的卫星发射到同步轨道。
黑科技的答案就是利用空气。空气急剧膨胀时会产生巨大的推力,而做到这一点,再也没有比激光更胜任了,激光可以从地面发射到飞行器,它被设计成一个抛物面,把激光的能量汇聚在一点,能够迅速将空气加热到比太阳表面还要热乎,由此产生巨大的爆炸性膨胀。
而膨胀性的空气推力的使用还要有讲究,多个汇聚点形成一个环,环的中央是一个锥子形,膨胀环用力地撸这个锥子就能产生巨大推进力,且环的节点能量不是均匀的,这样可以产生旋转的撸力,使激光运载器飞速旋转以维持平衡。
这一次,就不再使用吓人的红宝石红色可见光作为激光了,而是便宜得多的二氧化碳为激光媒介,它能被激发出红外光激光,对人眼不可见,以够减少黑科技的曝光风险。
激光推进器的好处是可以在地面提供能量,坏处是需要空气,所以当达到30公里外的大气层边缘,推进器就无法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