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便占领格兰纳达。”远征军司令之所有让士兵采取守势,躲在壕沟里就是为了给他们练胆儿,不料有一发炮弹正巧落在了一个人口密集区,炸死了好几名勤勤恳恳的日本武士,他再也不好意思藏着掖着了,命令军舰火炮支援。
别忘了12英寸的舰炮恐怖的22公里射程,当他们靠近岸边时,连围城的格兰纳达炮兵营都在它们的火力范围内。
远征军早就确定了敌军密集的区域,就等指挥官下达命令,将敌人的坐标传送给王级重巡洋舰就可以给敌人一个惊喜。精度达10米的无线电定位系统用在远程火炮上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
几千吨的军舰都能掀翻的巨型炮弹开始在敌人的头顶上开花怒放了,惊恐万分的格兰纳达士兵一片哭爹喊娘,溃不成军,炮兵营更是瞬间被毁灭,数磅野战炮都被轰成了破铜烂铁。由于爆炸声是如此的响亮,连胆小一点的武士都不敢探头去看,感觉太危险了。
格兰纳达的指挥官失声大叫:“这重炮是哪里来的?”
美军观察员失去了观察能力,根本无法相信这是从海上打过来的,脑子瞬间短路了。
格兰纳达军队被打懵了,来的时候是龟速,逃跑的时候比兔子都快,还没等指挥官招呼,自作主张地战略转进了。等他们转进往最近的大城市卡利时,发现后路已经被另外一千日军抄着了。原来敌人不止一千,有两千啊!
经过一次简短地突围尝试,在领教了半自动步枪的火力之后,狼狈不堪的格兰纳达军全部器械投降,远征军大获全胜。
几个八百里加急赶来的美军观察员也混在俘虏当中,颇为尴尬。
临时政府刚刚造反成功,本来也没什么自信,这一下主力全部失去,便到了崩溃边缘。本来已经逃到山里准备打游击的原政府军这个时候似乎闻到了转机的气味,赶紧向EIC军队抛媚眼,暗示可以签订任何形式的条约。临时政府也不甘落后,两派政府竞相卖国,令人不耻。
远征军司令没想到征服格兰纳达这么轻松,除了那几个被炮弹炸死的哥们儿之外没有什么大的伤亡,连训练队伍的目的似乎都还没达到。是远征军太优秀呢?还是敌人太脆弱?
陆战队也是有野战炮的,用来深入敌境攻城掠地之用,不过还没来得及拉出来打炮似乎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那舰对岸的隆隆炮声就像中美洲为意大利皇帝登基的皇家礼炮一般喜庆,新皇登基大典之前最后的国际大事,最终的结果是格兰纳达临时政府宣布退出北约,并在卡利与东印度公司签订《印格友好条约》,条约规定在美国内战不见分晓之前,格兰纳达的防务暂时由东印度公司负责,表面上看起来是专门为了针对美国联邦的军事占领,不过……从此大批来自日本、南洋、中国、印度的移民开始陆续到来,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儿。
这一次美国现眼可现大了,刚刚拉到一个盟友,盟友的屁股还没坐热,被敌方势力全面军事占领。北约成了被嘲笑的对象,G4个个脸上无光,印堂发黑。
这一次,美国人还是没有见识东印度公司的军事实力,因为他们派去的观察员被逮住了,又是要关押到战争结束,吃好喝好,反正将来这些费用要算在战争赔款上面。
礼炮响完,这边就真正要开始大典了。大典和大婚都在同一个地方举行——梵蒂冈圣保罗大教堂。也就是说,整个梵蒂冈的防务已经被唐宁的安全委员会警卫接管,每一个角落都仔细检查过,以防出现无法预料的事件。
世界各地有多座圣保罗大教堂,因为他是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且天主教会认为他建立了罗马教会,是罗马教会的第一位主教,也就是第一任教宗。梵蒂冈的这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