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货币进行彻底的改革,最终目的是使钞票通用,大幅降低流通过程中的损耗和贪没。刚开始,老百姓是肯定不乐意使用钞票的,那玩儿就是一张纸,看上去都不带感,谁知道朝廷什么时候发疯又滥发纸币呢。所以开始是双轨制,一方面会有标准含银量、含金量的铸币,百姓可以在柜台随时把钞票兑换成银元、金元,而且不需要手续费。这样百姓才可能慢慢地信任钞票。
同时,给官员、国家雇员发放的俸禄全部使用钞票,而商户、垦户上税也全部使用钞票,这个时候不用交多余的火耗,一下子就能征服很多纳税户的心,最有良心的户部官员都要收一成的火耗呢,谁不愿意攒点钞票来交税呢。既然有税收这个保障,全国纳税户也就会越来越认可钞票制度。
大清的中央银行已经在筹备之中,定名为“大清户部银行”,以国家财政担保信用。大清的官员任命到县级,大清户部银行也准备开设到每个县城。所有的大清政府机构的金钱往来都通过户部银行,这个银行充当贪腐防火墙的角色。克扣薪水,不可能,官员与工作人员直接使用苏黎世银行最先进的机械芯片身份卡在大清户部银行开户,俸禄直接发到个人。赈灾时,所有款项直接发到灾民的帐户,官员一分钱也摸不到。
大清还有一个特色:漕运系统。朝廷甚至为漕运设立了总督职位,地位跟封疆大吏相当。在唐宁看来,这是一个荒谬的系统,是官方为了保证粮食安全而实行的完全没有必要的官僚系统。所有的官僚系统都存在贪腐的可能,更不用说漕运这档子事儿。
户部银行成立到县之后,所有的农户按市价交钱税到银行即可,粮食安全则可以通过政府就地用钞票购粮来建立战略粮食储备。一旦某个地方缺粮,只要大清新闻报上发表粮价指数,自然有米商屁颠屁颠地从全国甚至全世界运粮食到价高的地方,到时候你拦都拦不住,官方漕运系统根本就是多余的。
现在江南的漕运被太平军中断,可只要有钱赚,米商们恐怕会穿越火线卖粮到北方,这就是市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