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都市言情 > > 第17章 混饭吃

第17章 混饭吃(1 / 2)

混饭吃

崇高、伟大、高尚是琐碎生活的恰当合理堆砌。

在beijing上世纪末。我住的小区有点儿特殊,其中有两栋高楼,外观上看起来和其它楼没什么区别。但是,房屋内部的结构确完全不同。其它的楼房、内部房间布局都是一至三居室、三种户型,住的是部委单位普通退休或在职人员。唯独靠近路边的两栋高楼、内部的房间布局是四至五居室、两种户型,住的是离退休局级以上的干部。住在这个小区里的人都将这两栋楼叫‘干部楼’。

房子建到郊区干部不愿意去,城区建房土地又紧张,就把本应分开居住的普通职员和干部的住房建在了一个小区。这是上世纪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福利分房中‘最后的免费晚餐’。此后,再也没有看到这样的小区了。

小区的花园是公用的,绿化很好,休闲设施,体育锻炼器械都很齐全。住在小区里的人都在此休闲娱乐,我也时常在此锻炼休息,时间长了,也就有熟悉的老者与我闲聊。有个吴教授、毕业于BJ著名理科大学,退休前在BJ某理科大学任教。他与科委的魏局长是一对聊友儿,他们是那种一见面就爱‘抬杠’的聊友。魏局长是北方人,中等偏高的身材,瘦瘦的,透过他那张长方脸上的皮肤你能看到骨头。来科委工作前,他是在军队后勤装备部门搞海水淡化,后来转到地方科委搞污水净化了。平时他好喝酒,早晨在小区餐厅就能看到他,一杯白酒就着油条,一天三顿酒,一顿都不能少。

吴教授因为家庭出身问题,在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时期被批斗过,之后下放到农村改造。他个子不高,人微微有点儿驼背,皮肤虽有褶,但细而白,嘴唇薄薄的,牙齿不太好,说话时有些漏风,操着一口加杂着南方口音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他习惯性的重复口头语是:唉!(长音)你晓不晓的了、、、(长音)厉害的很呦、、、每当说到此时,他都会提高嗓音。有时,声音细的甚至有点跑调儿,话音未落时,就会听到他咳、咳、咳、、、的一阵干咳。

吴教授与魏局长的年龄都接近古稀了。但是,俩个人确有不同,吴教授平时的生活中没有男人身上所谓的不良嗜好。他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平时听到他们俩个人争论最多的;不是上世纪60年代文化大革时期的事儿;就是当今国家政治形式、国际政治形式。总之,都是与平常百姓生活一日三餐没关系的大事!当然,他们俩个人抬杠说完的事儿,什么都解决不了。最终也不会有个正确的答案。但是俩个人一见面就是这些。

吴教授在大学是教建筑工程结构的。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房地产业刚刚兴起,大学里与工程有关和与经济相关的专业都是热门。虽然他退休了,但还是有多个大学聘请他兼职授课。社会形式也是鼓励致富和消费。其实他日常生活到不缺钱,他担心的是医疗和养老。可是他自己不这么说:‘唉!(长音)你晓不晓的了,我、主要是教了一辈子书、形成了惯性,停不下了唉!教书、在我的血液里扎根了唉!每年、每学期、都是一样的课题、章节、例题;只是换换学生了。我、做梦、也不会把题计算错了唉!这些话只有在谈的兴奋时才说上一次。

吴教授的儿子、女儿都去了国外,老伴儿在这里的部机关工作、局级。房子是老伴儿部里分配的,吴教授自己在学校也有房子,只是离中心城区远点儿。所以,退休后就住到这里了,把学校的房子出租了。吴教授的老伴儿几年前去世了,他也没再娶。儿女们觉得没人照顾他,就让他去国外一起生活,他死也不去。儿女们只好给他请了保姆。但是,他性格上比较各色,觉得和保姆住在一起变扭,就给辞退了。

早晨出门时,吴教授手里总是提着一个已经有些褪了色的、印有某某大学、某某讨论会纪念字样

最新小说: 农女翻身:从家徒四壁到全村最富 当导演?我只是想躺着赚钱 路灯下遇见你 重生七零,改嫁腹黑大佬逆转人生 净身出户,情报系统助我成首富 一胎两宝,冷面大佬抱着娇妻狠宠 重生火红时代,狩猎58 我妈居然是首富,叶天的京都风云 娇娇一巴掌,裴总跪着夸她打得响 阳光满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