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伯涛同学闻言顿时泪流满面。
不过总的来说,头一年的学习中,朱伯涛同学的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而在上个学期的期末考试中,凭借着在体育、数学和工程学上的强势,他更是活生生地杀入了年纪的前一百名。
数千人中能排进前一百,这放到前世绝对是学霸,放到如今却也是能够让校内贵族子弟们尊重的水平。
眼下就是很好的体现,虽然他明面上的身份不过是一个平民,眼下更是迟到了一小会,但包厢里的却没一个人动筷子。
当然别人愿意等他是一回事,他该如何解释却又是另一回事了,这是一个情商问题。
听到俊朗少年的调侃,他当即却也笑着向道:“我这次来晚了,等会自当罚酒三杯。不过,我在过来之前,却是打听得一个消息。”
“哦,什么消息?”众少年闻言顿时来了兴致。
“却和你沐思诚有关”朱伯涛找个空位坐下来,又朝那俊朗少年道:“好消息,沐伯父两个月前追随在阳武伯麾下,一战歼灭了缅南叛军,算是为你祖父报仇了,眼下怕已经在班师回朝的途中了。”
这沐思诚,乃是他的一个室友,来历可不小,却是自明初便传承下来的云南沐家子弟。
到了天启年间废除勋贵的时候,其他世代国公纷纷被贬至伯爵,唯独黔国公沐天波,由于桓宗感其世代忠良,专门封了一个侯爵。
本来根据贵族法令,袭爵时继承人降一级、其余子嗣降两级,最低至勋士,再无可降时便为平民。
然而两年前的缅甸耶城之战中,由于军械未能补充到位,暴雨又导致火枪失效,再加上守卫侧翼的崇王竟然临阵脱逃,以致明军最终溃败。
幸亏沐思诚的祖父沐显忠当时拼死断后,才让那十余万参战将士,得以撤出七万来。只是这位沐老爷子却牺牲在了缅南的热带雨林里。
消息传到北京,顺正帝当场震怒,在清洗掉大批贪污渎职的后勤部官员的同时,为了彰其忠勇,又加封沐思诚父亲沐戴为忠勇伯。
那时正值沐思诚入学,由于其父爵位上升,作为次子,他也由爵士升为男爵,算是跨入了有爵者之列,不知惹来多少同学羡慕的眼光。
然而沐思诚却从为因此而高兴过,因为这却是他的血亲拿命换来的。
他听朱伯涛提及缅甸叛军,眼神里顿时闪过一抹仇恨;随后得知自己父亲已报仇雪恨,如今正在凯旋的途中时,先是愣了那么一瞬间,反应过来后却兴奋得涨红了脸。
兴奋过后,他的心绪也逐渐平静了下去,最终却叹了口气道:“若非当初崇王逃跑,或许缅甸之乱早就结束了。”
“要我说那崇王也真不是东西,最后只削爵除国算便宜他了!”饭桌上另一位少年听他叹气,顿时义愤填膺地道。
这位少年名叫孙晓,却是平民出身,凭才学通过了皇家军事大学的入学考试,是朱伯涛的另一位室友,看上去满腔正气。
说起来这每年数千的军校学生中,差不多有七成半都是平民子弟,凭推荐免考入学的贵族学生则被控制在两成左右,便是为了保证平民上升渠道的畅通。
至于这最后的半成,却多是各藩地推荐过来的,算是留学生。
“不过这次沐伯父大破叛军,算是彻底平定了缅南的乱局,等到班师回京后,届时皇上定会有封赏,我等却要提前向沐兄道贺了。”一个体型肥胖的少年却是站起身笑着恭贺道。
这胖子名叫乔安,就睡在朱伯涛的下铺,乃出身于商人之家,却是其父有感于局势,觉得将来必定是兵家盛行之世,便纳捐给他买了一个军校的名额,本身并非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