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小祖宗变得懂事了许多,让他也好伺候不少。
半个月后,太子朱怡锶在盛大的仪式中正式登基,宣布自明年起改元为顺正元年。
这“顺正”二字乃是取自《孟子》的“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意在彰显其无可争议的正统,同时又表达了诸事顺利的心愿,可谓上上佳的年号。
这般水平较高的年号,也自然不是皇帝拍拍脑门就能想出的,而是内阁七位大臣们彼此商议后给出的选项之一,只不过最终被新皇选用了罢了。
而此刻内阁中排名第四的夏完淳夏阁老,则是和朱伯涛面对面地立在庭院中,彼此大眼瞪小眼。
对视许久后,朱伯涛终于忍不住了,他发现自从融合了记忆,他也被原先那位顽童影响了许多。
他扭开头嚷嚷道 : “母后,儿臣还是不请先生算了吧!”
“这可不行,”董皇后立在一旁觉得有些好笑,用手轻轻掩住了嘴唇道 : “毕竟规矩总是要遵守的。”
朱伯涛知道这里母亲所说的规矩是指每位皇子都要经由至少一位内阁成员授业数年,为的就是让皇子们向内阁大佬们讨教些地方治理之道,以免将来就蕃后站不住脚,却仍不想自己将来的老师是个糟老头子,毕竟在他的印象里那些老货可大都刻板保守,他可不想被教成一个呆子。
所以他犹豫下后还是决定再挣扎挣扎 : “母后,要不给儿臣再找个年轻点的,这位也太老了吧!”
“放肆!”董皇后听完他的混账话,却把柳眉一竖,叉着腰出言呵斥道 : “这位可是内阁的夏阁老,不许如此无礼!”
“哈哈,皇后娘娘暂且息怒,”
董皇后本来还想训斥几句,站在一旁的夏阁老却是突然笑着开口劝道 : “三殿下赤子之心,老夫见了却是极喜欢的”
本来,这位夏阁老压根就没想过要接皇子授业这等苦差,毕竟要教的是终将就蕃的三皇子,又不是已经被封为太子的大皇子朱伯沅。况且他也早就一把年纪了,更不会寻什么烧冷灶之类的心思。
只可惜由于政见不和的缘故,他在内阁中向来受到排挤,这次新皇登基,按规矩包含太子在内总计有三个皇子需要教授,结果这位据传闻“素来顽劣”的三皇子就被指派到了他这儿,而教授太子的美差却被其余的几位阁老美滋滋地揽了过去。
只不过刚才朱伯涛的话却激起了他的好胜心,毕竟他自负自己纵横宦海数十年,最终亦是成功入阁,踏上了文官一途的巅峰,可不会承认自己教不了一九岁孩童。
何况这位三皇子虽说果然如传言般顽皮,但骨子里却透着十足灵动,而且能同他对视那么久才泄气,亦是说明了其性坚韧。
这孩子却没传言中的那么不堪,反倒是一块璞玉,他如此想着。
想到这里,他捻须一笑,冲朱伯涛拱了拱手道 : “老夫夏完淳,先在这里给殿下行礼了。”
他下一句还没开口,朱伯涛却突然眼前一亮,张口道 : “您是夏完淳?”
“咦,殿下可是对老夫有兴趣?”这回夏阁老却是有些惊讶了。
“那首《别云间》可是您老的作品?”朱伯涛当即兴奋地接话道。
夏阁老闻言,却是忍不住皱眉,半天后方才开口 : “敢问殿下指的是哪首?”
“自然是那首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混账!”
厉声出言打断朱伯涛的竟是董皇后,只见她脸色竟是前所未有的难看,吓得她身旁的太监宫女俱是忍不住颤抖起来。
朱伯涛本来是有些愣神,脑袋一转却立即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