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穿越千年之峥嵘岁月 > 第20章 沙场练兵

第20章 沙场练兵(2 / 3)

自如。

兵棋推演,首先是防守战,豪无疑问,遇到郑东这样的行家里手,一开始薛大伟是豪无还手之力,在郑东的层出不穷的各种攻势下,几十万军队瞬间灰飞烟灭。

后来薛大伟学乖了,铁桶战术,无论你怎么引诱,就是不出,严防死守。这种方法短时间内没问题,但长时间就不行了,郑东围而不歼,只断粮道,粮道就是生命的通道啊,没有粮食,任你有千军也马上不攻自破。

这只是防守,还有进攻,征服天下总得进攻吧,况且防守也不是一昧地原地防守,还得攻防结合,套用伟人的话,就是在运动战中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不怕力量悬殊,就怕坐以待毙。

此类的著名的战例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三国,有很多经典的案例。曹操和袁绍的淝水之战,曹操和东吴的赤壁之战,就是以小击大,以弱胜强,反败为胜的鲜明写照。

以自己的长处击打敌人的短处,抓住敌方的的命门,断其虎尾,诱其入毂,围而歼之。就像那位伟人的游击战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这个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总结出来的,在一定的条件下,是非常适用的,而那个伟人领导下的军队最擅长的就是打伏击。

除了这些,还有攻城战,遭遇战,伏击战,地道战,平原战法,山地战法,海上战法等等,郑东把当年在军校学习到的那一套都尽数教给他。

还有一点薛大伟比较疑惑的是,郑东讲的大多数是适用于古代的战法,对现代的却很少提到。薛大伟问过他,郑东当时沉默了一会,拍了拍他的肩膀,叹了一口气:“以后你会知道的!”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随着课程的深入,薛大伟也渐渐成长起来。很多年以后,郑东手下的第一猛将薛将军,经常感叹,要不是当年郑老大循循善诱,尽心教导,也就没有他的功名成就的一天。

开玩笑,他们所生的时代,那技术,那理念,那是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结晶,虽然这个时代,能割据一方的诸侯也是人精中的人精,但是比起几千的人类智慧,那只能是就萤火虫与太阳的光辉相比吧。

从热兵器回到冷兵器时代,拥有自己喜欢的兵器是必不可少的。

他们没办法从后世弄些枪炮过来,不然那叫无敌了,怎么办,自己打造呗,谁叫他们有现成的打铁铺呢。

还是郑东主操,经过近一个月的敲敲打打,六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兵器,连张教授和林晓王丽丽也有一份,当然,都是他们自己选择好的。

李倩瑶,喜欢古代侠女,她选了一把峨嵋剑,细长剑身,轻盈舒展,外加几把飞刀,这是郑东要求的,以后能用得上。

薛大伟喜欢刀,像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他觉得特有霸气,横刀立马,气吞山河,所以照着打了一把。

另外打了6把匕首,按特种兵的标准,人手标配。这可不是普通的匕首,经过特别锻打,钢质异常坚硬,不仅可以砍、削、劈、扎,还在背部设计了锯齿,关键时刻可以锯断臂粗般大的铁条,救人一命。这种匕首在特种作战中非常有用,至于张教授他们三个,没有过多要求,用来防身就可以了。

郑东平时还喜欢用军刺,这个对于单打独斗比较方便,但要在千军万马中杀出一条血路,还是用有份量的武器比较好,他从小很喜欢三国的赵云,赵子龙一身是胆,作为战神的形象一直为人们所喜爱,所以他选了长枪。此枪全身是精铁打造,丈八左右,通体乌黑,份量不轻,虎头圆身,枪头锋利,寒光直闪,再配上他那虎背熊腰的身躯,要是骑上马,披上明光铠甲,还真有赵子龙的味道。

在古代战场,用枪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用枪能更省力。小说里很多武将决斗,

最新小说: 女穿之大理皇朝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帝秦设计师 穿越后,全家集体当逃犯 陆长生叶秋白 将陨 我在北宋吃软饭 农家穷叮当,科举当自强 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 诸天:数值怪从北宋末年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