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后的很多天,经过不断地尝试和改进,郑东和薛大伟的钓鱼技术有了飞速的进步,再也不用为吃的发愁了。
他们学会了定点钓、放流钓和拖曳钓,要不是条件限制,他们还想来个风筝钓鱼。
因为想收获不同水深的鱼类,就得用相应的钓法。
几天的风吹日晒,两个人晒得黑黑的,不管怎么样,现在己是合格的渔民啦。
生鱼片虽好,但也不能多吃,至少在肠胃接受之前,不能猛吃,毕竟是生的东西,容易吃坏肚子。
好在应急包里有消炎药,在郑东的要求下,大家都服用了一点。
除了开头两天出现不适,后面也就渐渐适应了。他们坚持吃当天捕获的新鲜的鱼类,尽量减少发病的风险,也可能是这片海域是那么干净,没受到什么污染,鱼儿的肉也是相对相安全的。
谢天谢地,现在大家都还好。
在一个刚下过阵雨的午后,天气晴朗,阳光明媚。
“看,陆地!”,李倩瑶眼尖,第一个发现远处海天相交处隐隐约约的大陆的轮廓。
“真的耶,我们得救了!”
“太好啦,太好啦!”
众人欢呼雀跃,含着眼泪,太不容易了,十几天了,终于迎来生存的曙光。
“快快快,向那边划水”,不知谁的提议下,大家用各自能拿到的工具,或干脆用手拔水,七手八脚地将小艇朝大陆方向划去。
大家都都很兴奋,每个人都用尽全力。看来天无绝人之路,先是让大家有东西吃,现在还让人看到大陆,看来我们都是命不该绝啊。
划了好一会,大家都精疲力尽了,但远处的大陆却还是遥不可及。
反而是大陆的轮廓越来越高,就像电影一样,竟然漂到半空中,逾来逾清晰起来。
大家都停了下来,怔住了,这是怎么回事,难道那是仙境?不然了也不会漂到空中吧?
张教授想了一下,悠悠地说道:“这是海市蜃楼”。
哦哦明白了,大家都是受过教育的人,都知道怎么回事。
只有沙漠中常见的海市蜃楼,竟然在这里让大家遇到了。
海市蜃楼,简称蜃景是一种因为光的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现象,是地球上物体反射的光经大气折射而形成的虚像。其本质是一种光学现象。通俗点就是天空像一面镜子,把远处的物体反射过来。在沙漠中由于温差较大,经常会出现海市蜃楼,,迷路的人缺水缺粮,忽然看见了绿洲,就会拼命地往前赶,却怎么也赶不上,空欢喜一场,最后可能会出现用力过猛身体脱水反而陷入险境。
关天海市蜃楼,蒲松龄曾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山市》,全文如下:(译文)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有一天孙禹年公子跟他的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碧绿的瓦,屋脊高高翘起,这才明白原来是出现“山市”了。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城墙上面成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像一座城了。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巷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用亿万来计算。忽然刮起大风,烟尘弥漫,全城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了。过一阵子,大风停止,天空晴朗,先前的景象全都消失了,只有一座高楼,一直连接到云霄与天河,每层有五间房,窗户、门都敞开着,都有五处明亮的地方,那是楼外的天空。一层一层地指着数上去,房间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