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感觉,脚下这片净土透着古老沧桑。曾经,这里诞出帝尊破空而去。山道周围古老的弥香树,紫薇错落相应,淡香扑鼻。
半腰处,一块高六丈大石竖立在山道旁,几行字如行云流水刻在石上,笔劲如剑锋透石而出,“大道如尘,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叶羽和银月停了下来默立看着这几个字,久久不动。长老应傅雪野停下来,笑看银月和叶羽。似乎不在乎叶羽他们看多久。
他并不知道,叶羽和银月才是最清楚这几个字的含义。了解这个天地和浩瀚的星宇,这几个字表达的淋漓尽致。其中所含的星空道义之广泛,各有看法。不了解这片星域也就不会悟出这个道理。
叶羽心有所悟,大道如尘,的确,道不可以数,万千之数,谁悟的透,眼中看去,万般皆法。沙中就有一世界,叶里自有一乾坤。想到这,微微一笑,心头一片空明,我心自成世界,我身亦是法。体内元气在这一刻消失无踪,身似浮尘,空无飘渺。
前一刻,应长老还感觉到叶羽,下一刻,再看叶羽,感觉不到丝毫气息。明明叶羽站在眼前,却好像又不存在。这是什么感觉!应长老惊骇莫名。以应傅雪的修为,看不穿叶羽此刻的状态。这超脱了应傅雪所能了解的另一大境界。也许,这个大域,现阶段还没人悟出这一境界——破空。这就是泰秦天他们所追求的境界。可以说,叶羽现在差的就是元气积累,心境已经超越。他这一路修炼下去,没有境界关卡。如果元气积累到银月他们这一圣境巅峰,即可破空而去。
叶羽的天赋造就了他,也可以说叶羽无尘的心态成就了叶羽。许多修士修炼久了,反而心态蒙尘。放不下,看不透。俗世纷争,贪痴妄念越积越多,心境自然落入下乘。就像一个孩童,心纯无瑕。道即是自然。
银月也有感悟,但不像叶羽那样直接悟透,这境界,不可言传,只能自己领会其中的道义。银月所领悟的是大道至简,万物皆可成道。这也是道的一种理解。两人就这样站立不动。旁边的应傅雪盘坐在里他们一丈开外,为姐弟俩护法。来往的学院弟子都被应傅雪阻止从别的道走。
应傅雪知道,这是叶羽和银月有所悟,才会站立在这石刻之下,心中为这姐弟的逆天天赋所震惊,这石刻立在四极院不知有多少万年,几十万年前还是?不得而知。但这几万年来,有谁又像这两人一样,这一悟就两天,对叶羽和银月只感到不过弹指间。四极院不是没有人在这石刻边感悟,但都没有这么长时间这样。天赋和机缘都占的两人悟出自然也就水到渠成。
两天,四极院的半山腰处,奇特的情景,石刻下站着两个年轻男女,女的出尘无瑕,男的状若空明。石刻旁坐着几个老头子,都是宗里的长老。而立石刻的十来丈外,密密麻麻的站着许多观望的学院弟子。随着时间的流逝,观望的人也越来越多。
整个学院的弟子都知道这件事,许多人都好奇。就是几名长老,也是听闻应傅雪在为外来两个年轻人护法时都来观看。叶羽身上的虚无空明气息让几个长老都有所感悟。来看的长老遂盘坐着参悟那十几个字。
直到第三天清晨,晨光照在石刻上,银月从感悟中醒来。看向身边,才知道自己和叶羽成了众人观看的对象。银月盈然一笑,境界有所提升的她朝应傅雪走去。身子盈盈一礼,
“小女子和弟弟多谢应长老和诸位长老的守护。”
“受不得姑娘如此大礼,姑娘折煞老夫了,恭喜姑娘和叶小友,在此有所参悟。”应傅雪忙接口到。盘坐在地上的几个老人也纷纷起身。向银月道喜。
银月一一回礼道谢。遂回到叶羽身边盘坐下来,消化自己这两天所悟的道。日上三竿,辰时末,叶羽双目陡然一亮,自顿悟中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