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去后,里面更让他感到陌生,杂草丛生的院子当中有个庞大的建筑物,蓝砖、灰顶,建筑材料、建筑样式都不属于这个这个年代。院子、墙缝都长着野草,到处是荒凉破败。
他觉得这个小小的县城还没有他没有他不知道的地方,这到底是哪儿啊?他看了一眼张丽,心想她不是邺县人,她怎么就知道这个地方呢?
林仪桐看着那灰色的房子,房顶上灰色的预制板往外探出,形成房檐,暴露钢筋头的地方是黄黄的锈渍;房檐下的砖上有圆圆的小坑,滴水砸出来的,墙脚下方铺得砖方有的已经碱得没有了棱角。
院子很大,挨着墙边还有扔着些广告牌子,还有一架钢筋做的房梁,铁锈都成了结成了块儿,看样子扔的年头不少了也。这时林仪桐明白了,院墙外头就是刚才窄街上的一些房子,由于窄街上都是三层以上的建筑,所以挡住了这里面的一切。
转角,看到了人迹,也听到了到了人说话声音,而张丽的步子也快了起来。刚才他们看到是大房子的背面,这会儿他们是来到了正面。
大房子的正前面也是一大片空地,房子中间有很阔的大门,门前的被踩的寸草不,而远处都是荒草。门前放着几辆自行车,还有一辆红色的本田—125摩托车,很新,光明锃亮的。这摩托车在这个县城没几辆,林仪桐不由得多看了几眼。
张丽也往那摩托车看了一眼后,轻轻“噫”一声。林仪桐没有注意到。
林仪桐抬头看着房子大门,高大、宽阔,再往上看,门楣和房檐间的有五角星浮雕造型,五角星的两边分别有飘动的三面红旗的的浮雕,然后是麦穗,斧头镰刀,虽然简单但让人举得庄严、大气。看到这些,再看看这整个庞大的建筑,林仪桐突然觉得这地方他是来过的。
“媛媛。”张丽喊了一声,声音很清脆。
他们就走到这个建筑的内部,里面很暗,但宽阔的超乎想象,有几个装修工人踩着高梯子在干活。地上也有几个人,还有一个女的,那个女人听到声音后,赶紧回头,看到张丽马上欢快的说:“你怎么来了!”并且很快的朝张丽走过来。
这个女人和张丽的年龄差不多,穿着林仪桐从没有见过的衣服。是那种肩膀上有带子,类似现在的孕妇服的衣服。在村里,不会自己拉屎撒尿的孩子才穿那样的衣服呢,只是她这没开档。
张丽说:“我来看看你的进度。”
那个女的说:“这都快完了你才来一次,你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赶紧给我看看行不行。”
张丽说:“行,当然行了,都亲自设计监工了还能不行。”两个女人亲切的、叽叽喳喳的谈着。
林仪桐看到正前面有个高台子,那个高台的两侧有台阶,那个台子有一人高,所以台阶的节数也很多。
看着这个台子,又看看顶,想想门口的浮雕,林仪桐终于知道这是那儿了,这是原来的县大礼堂,****前的建筑。
所谓的大礼堂就是县里举行大型活动和召开会议的地方,当然他没来参加过什么活动和会议,但他到这里看看过两次电影,大礼堂也放电影。
当时那宽大的屏幕就在台子的上面挂着。第一次是他爹带他来的,那会儿他还没上学,看的电影是一个战斗片,没看完就睡着了,也不知道什么名字。第二次是他上三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看的,他记得很清楚,电影的名字叫《离开雷锋的日子》。
电影票是两毛钱,还是给她奶奶要的,他要了五毛,想出去后买个冰棍儿什么的,结果没买吃的,好像买了本《明英烈》的连环画。电影也看的稀里糊涂,到末了儿没记住雷锋什么样儿,模模糊糊的知道雷锋是在修车的时候,一根大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