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大军往东与韩信决战,趁机东去,收回彭城。若可成功,彭城钱粮足备,可解乏食之厄。敌军百万,日耗巨大,我据彭城之险,坚守不战,旷日持久,敌军必生变,复起兵击之,方可转危为安也。”
项王无计,只得从之,乃令利几引后军抵敌汉王,自引大小将校,精锐之师,径往酂县来迎面战韩信。
韩信引大军已到浍水,见钟离昧来投,大喜,乃设宴为之接风。
正饮宴间,探马报道:“项王闻钟离昧反楚,已尽引大军来攻,扬言要为项悍报仇。”
韩信问钟离昧道:“将军以为如何?”
钟离昧笑道:“项王报仇是假,其意欲借攻齐之名,夺路往东,复夺彭城,以图卷土重来。”
韩信道:“将军可有迎敌之计?”
钟离昧道:“项王之勇,人莫当之,更兼将士怀怨,不可强阻。故臣以为当避其锋芒,纵之东去,趁势由后追杀,楚军士无战心,必多离散,如此项王易擒也。”
韩信道:“将军之言,正合寡人之意。”遂命大军勿当道扎营,以容楚军过去。
项王已至浍水,亲引五千精骑,一路开道。尘头起处,一军来迎,视之,乃齐将李必也。项王也不答话,挺槊冲杀。战不十合,李必大败,引军尽走险阻。韩信立于壁上,项王当先冲杀,所过之处,无人能挡,不由叹道:“项王虽败,何人可擒?”
灌婴立于一旁,闻之不平,毅然道:“末将不才,愿与项羽一决高下。”
韩信惊愕,旋即大笑道:“我若最终胜得楚军,擒项王者,必是将军也,我观汉营诸将,皆不能任。只是此刻尚未至缚虎之时,赌斗无益,将军无需心急。”遂令众将坚守勿出。
项王见齐兵大多不来交战,却正合了心意,遂引兵趋势而过。
韩信见楚兵已去,乃令军士重新扎营。不多时,军士来报,言汉王已招降利几,引兵进颐乡屯住,请齐王赴会。韩信乃令雍齿守寨,自引灌婴、靳歙、孔丛、陈贺四将并左右随从百余人,往颐乡大营来会。
汉王闻之,引六王出寨接入。哪六王:乃是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韩王韩信、故衡山王番君吴芮、赵王张敖、燕王藏荼也。加上汉王刘季与齐王韩信,一共八镇诸候。各军营寨,接连四百余里。汉王得韩信至,乃令杀猪宰牛,大会将士。韩信谢过王恩,入帐就坐。
汉王道:“今诸候齐会,共逐逆臣,自当约束行止,共同进兵。然各处将士,号令不一,不择一人主将,不能成事。今欲从汝七王中择一文武兼备者,拜为三军大将,统领八路之军,共擒项羽,诸王以为如何?”
英布道:“齐王国士之风,世无二者,可为三军司命。”
韩信辞道:“淮阴小民,赖汉王不弃,独领一军,尚力不能当,万万不可当此重任!”
张敖道:“齐王自为汉将,一往无前,每战必捷,今八镇诸候,百万大军,舍去齐王为将,谁敢当之!”
众王皆力推之,韩信方允,自登坛二受汉王拜将。
韩信捧剑印在怀,谓众王道:“西楚项羽兴乱作虐,上弑故主,下掠民众,罪恶滔天,世人共愤,故天下义士共聚颐乡,替天行道,共诛****!今韩信受汉王嘱托,诸候推戴,得令为三军大将,自是日起,大小将校,各路军士,皆听我之节制,律令如山,不能违命。若有犯触,印、剑在此,可先斩后奏,休怨无情。”
众皆道:“谨受命!”
于是韩信查点众军之势:汉王军二十五万;英布军五万;彭越军十万;韩王信军三万;张敖军四万;藏荼军三万;吴芮军五万,加上本部齐兵十五万,共计七十万。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