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秦汉戮 > 第92章 槐树下隐士赠兵书

第92章 槐树下隐士赠兵书(2 / 3)

韩信母丧不能治葬,此无谋也;寄人篱下,乞食漂母,无能也;受辱胯下,遭人背指,无勇也;事楚三年,官止执戟,无用也。今若冒然起用,拜为大将,三军谁服?将士谁听?丞相万不可以一技之能,而涵盖全面,导致偏差。”萧何忙辩解道:“大王岂可以前事而断将来?想当年,孔子周游列国而不见听,非其无谋也;受困陈蔡,非其无能也;遭匡人包围,非其无勇也;老死于路途,非其无用也;此皆未得气数之故。韩信受辱乞食,实因未逢时运;官止执戟,乃是未遇明主。老臣听韩信一席话,便已洞见肺腑,探到胸襟,确是有用之良材,天下之奇士,决非夸夸其谈之徒。老臣身为相辅,自当替大王分担忧虑,为国家举荐贤能。若大王肯用韩信,老臣一夜辛苦也值;若不肯用,韩信必走,东归自然无望。”汉王沉默良久,仍下不了决断,道:“今天色已晚,不能立断。容寡人深思,明日再议。”萧何急将起来,道:“大王如再推延,明日今时,必不复见老臣与韩信矣。”汉王忙问缘由,萧何便将答应韩信的话说了一遍。汉王见萧何连着三次举荐,想来这韩信必是有真才实学,便依了。萧何大喜,随即眉开眼笑。

这韩信祖上本是韩国人,亦属名门望族。后来家道破败,人丁四散,流落各方,却有一支遗留在淮阴县境内。那韩信虽然生得天资聪明,一表人才,可自小却是艰辛坎坷,命运不济。十岁上,便丧了父亲,与老母相依为命。两间破茅屋,家中也没一件象样的东西。甭说其他的甚么,单就饭食,竟然是吃了上顿,便须惦记着下顿。村里人也有看韩信可怜的,时不时供些食物周济给他娘俩。虽说日子过得十分贫苦,却总算能一天天地熬过来。

或是老天有眼,要成全这个天分独特的人,虽未能先赐他甚么衣食富贵,却预置了两样物件,送到他手里,也算是上苍为其前程所给予的一丝点化。这两样东西在一般人眼里,也只是平常之物。然对韩信来说,却是雪中之炭,黑夜之火。

哪两样物件?一把无名宝剑和一大箩筐的杂书典籍;皆是韩信祖上遗留下来,平日里摆放在旧床板子底下,从不示于人。那剑虽是无名,却是口上好的宝剑。只为韩信年岁尚小,他母亲暂且收藏着,舍不得拿出。倒是那些个书籍,每当母亲外出帮佣不在家时,那韩信便偷偷翻将出来,今天一册,明日一卷,细细来阅读。年复一年,及至长到十七八岁,整箩筐的书,都让他看了个遍,且能熟烂于心。此时胸中所藏的东西,早已超过别人十几倍,。他却犹嫌不足,却指望能弄来天底下最玄妙的学问,为己所用。只苦于囊中羞涩,无力出远门去拜师求艺。

光阴荏苒,又一年多过去。却说这一日,恰是五月过半,盛夏天气。韩信一个人呆在家中,虽避着酷日,兀自嫌热;那些个书籍早已看烂,如何有心思再去翻阅?肚内寻思:“不如四处逛逛,找几个人玩耍解闷,却比独自窝在家里强!”想到这里,便掩了家门,迈开脚步,顺着清河堤岸,投南而来。

走过一道土坡,地面上多了好些草出来,只见前面有半大不高的几十株小树,中间独拥立着一棵硕大的老槐树。那槐树也不知栽种得多少年了,粗大扭曲的躯干,两个人围一起也抱它不拢。树枝四面叉开,奇形怪状,满枝头的绿叶如一团墨云,洒下一片阴凉。

韩信一见,欢喜起来,道:“好去处!且到树荫里乘一阵凉再说,顺便歇歇脚。”快步向前,走近大树,却见树底下已坐了一个人:身形消瘦,面相古怪,年逾六旬,须眉皆白,乌巾黑衣,皂绦青履;旁边撂一个包裹和一柄长剑,正拿个破笠子在那里扇风

。韩信心思:“大热的天,这老丈不在家呆着,兀自走动。看他虽老,却双目有神,决非等闲之人。”上前屈身作揖,道:“打搅!请问老丈,这么热的天,怎不在家闲着,却

最新小说: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远山破阵曲 异界争霸之绝世召唤 抗战:从炮灰团开始崛起 亮剑:我在战场上捡属性 大宋:梁山好汉,开局程咬金模板 双穿大唐:富养小兕子 自驾游到大唐,物资每日刷新! 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战地牧师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