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樊哙二者兼而有之,看来这种气势都是用来恐吓对方的,如同公鸡斗架时脖子上抖起的毛。
项羽正在跟刘邦喝酒,忽然闯进来这么一个大汉,凶神恶煞地瞪着他,居心叵测,他马上按剑挺身,说:“这位是干什么的?”
张良赶紧在旁边解释道:“这是沛公的参乘樊哙。”参乘是指古时乘车时,坐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一般情况下能陪同参乘,都是非常受宠信的人。汉文帝宠信赵良,让他参乘,结果因为他是宦者,袁盎一通强谏,汉文帝只好让赵良下了车。被割了的不能参乘,而负责割的完全可以。
项羽听说他是刘邦的参乘,再看看樊哙,虎背熊腰的,看着挺结实威武,称赞道:“果然是壮士,壮!赐酒给他喝。”项羽是一个勇猛的人,对勇猛的人自然也是惺惺相惜。
手下马上端来一大杯酒,递给樊哙,樊哙跪下拜谢,站起来接过酒杯仰头就喝。项羽见他豪爽,说:“再给他块儿猪肘子。”手下又给樊哙拿来一块儿完整的猪肘子。樊哙将盾牌放在地上,将猪肘子扛在肩上,拔剑切食,又是一派豪放作风。同样豪放的项羽看样子对他很欣赏,说:“壮士,还能再喝酒吗?”
樊哙马上说:“我死都不怕,还怕喝酒吗?”接下来,他马上将刘邦赞美一番,说秦国****,残害百姓,天下都起兵反抗,楚王跟各位将领约定,先入关中者为关中王。现在沛公首先进入咸阳,但是丝毫不敢染指,封闭宫室,驻军霸上,就是为了等待项羽,至于为什么要守关,那是为了防备别人进入关中。沛公劳苦功高,非但没有封侯,项王反而听信谗言,要杀沛公,这跟暴秦有什么区别?
樊哙这位猛将兄不仅勇猛,还跟张飞一样,粗中有细,而且善于言谈,在那样紧张的气氛下,还舌灿莲花,滔滔不绝,帮助刘邦开脱。在他的描述下,刘邦简直就对项羽忠心耿耿。他不居功,先到关中,却没打算真的履行楚王的约定去做关中王,而是要把关**手交给项羽,自己只求封侯就可以。入选“感动我的人”,刘邦完全有资格。
只怕坐在位子上的刘邦也会越听越被自己感动:怎么就没发现,原来我这么好啊!
樊哙也提到,说刘邦守关是防备别人入关,这跟刘邦、张良当初的说辞是一致的,看来他们应该统一过口径。如果这个时候夏侯婴或者纪信进来,肯定也会这么说。
樊哙这一番话,既有为刘邦鸣不平,又有对项羽的指责,让项羽无可辩驳,加上项伯一直对他说刘邦的功劳,他也就认定自己的想法是错了,并为刘邦的忠诚而感动。
趁着项羽气势受挫这个机会,刘邦找借口去上厕所,给樊哙打眼色,让他也跟出去。
一到外边,刘邦长长吐一口气,以手抚膺坐长叹。刘邦觉得这里太凶险,不敢久留,想回去,但是他担心没给项羽打招呼,下不了决心。
樊哙急了,说:“现在的形势,人家是案板刀,咱们是回锅肉,人家愿意怎么捅就怎么捅,愿意怎么割就怎么割,你还告辞个鸟啊!行大事者不拘小节,你平常把礼仪当个鸟,现在倒讲究起来了。”
刘邦一听,也是啊!既然这样,那还告辞个鸟。于是带着樊哙他们四个匆匆逃去,留下张良善后。鸿门宴就这样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刘邦跑了。项羽还不知道,他见刘邦上个厕所比吃顿饭时间还久,便让陈平去催。陈平让张良进去,张良在外边故作高深,迟迟不进去,估计刘邦早走远了,方才跟着陈平进去。见到项羽就赶紧说:“沛公酒量不行,喝了几杯就倒啦!怕丢人,就回去了,也没法跟大王告别。让我将这些东西送给您。”
项羽接过东西,看了看,放在桌上,范增接过玉斗,一把丢在地上,怒气冲冲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