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理由是这厮实在太能吃,一个人能把一家三口的口粮都吃了。杨越担心家人怠慢了自己的爱将的,就让刘宗敏做自己的贴身保镖,走到哪都带着这厮。
明《大诰》里有相关规定,书生(有功名)秀才以上可以佩剑,杨越就让刘宗敏帮他打造把宝剑防身,并取名“饮血”。等到杨越拿到刘宗敏打造的宝剑一看,顿时傻眼了,这厮帮杨越打造了一把约一掌的宽度,砍刺两用,既可以双手也可以单手使用的阔剑。
这哪是杨越能用的了的啊,这厮存心是给自己打造随身兵器,而且费用还得杨越出,因为这把剑的剑身赫然刻着“饮血”二字,虽说名义上这把剑是杨越的,实际上变成的刘宗敏的专用武器,这剑太重杨越根本就舞不动。
更可气的是,每次进出城门,杨越拿着这口宝剑,都要出示秀才的文书,不然守城的士兵根本不相信宝剑的主人是个秀才,一时间杨越成为了仕林的笑谈。而且这厮除了进出城不方便以外,都不让人碰这把阔剑,想来这厮想要这兵器已经N年了,喜爱的整日抱着这剑都不肯放。
好友朱守仁和董学傅听闻杨越回来了,也特地带着贺礼过来道贺,并相约一起拜望恩师林雨化。恩师林雨化见了杨越,朱守仁和董学傅也是开心万分,在谈及府试考题“学而时习之。有匪君子!”时,恩师林雨化也为朱守仁和董学傅大呼惋惜,只能归纳时运不济,因为朱守仁和董学傅并没答错,只是观点和考官不同。
恩师林雨化勉励了朱守仁和董学傅几句,希望他们不要灰心,争取下次一鼓作气拿下院试,也考个秀才回来。说起杨越,恩师林雨化也很欣慰,原本以为杨越能过了院试就是大幸,没想到还能拿了个案首回来。
恩师林雨化嘱咐朱守仁和董学傅回去不要荒废了学业,为明年的县试和府试做准备,先把童生给考出来,不要被其它事分了心。就在杨越,朱守仁和董学傅起身告辞前,恩师林雨化也敲定了启程应天赶考的日子,让杨越回去也准备一下,陪自己参加今年的秋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