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我在明末的那些日子 > 第25章 交通管制

第25章 交通管制(1 / 2)

击云板后发试卷,数位书吏举着粘贴有题目的牌子在号舍前的过道供考生看题目。今日的考题较昨日而言,要少一些,两道四书八股文题,还有一道不太常见的试帖诗。其实明朝乡试、会试、殿试都是不考试帖诗的,即便是童子试也少见,因为太祖反感这个,不过中期之后太祖影响力减弱,童子试中也偶尔会有试帖诗,不过很少,而且评卷也主要是看四书八股文。

第一题:“百姓足,孰与不足。”出自《论语》,原文是: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大概意思是: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杨越想来片刻,以“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破题。意思是如果人民致富于下,国君当然会治富于上。

接下来承题:“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告哀公。”再然后起讲:“盖谓:公之加赋,以用之不足也;欲足其用,盍先足其民乎?诚能百亩而彻,恒存节用爱人之心,什一而征,不为厉民自养之计,则民力所出,不困于征求;民财所有,不尽于聚敛。。。。。。短短数百字,杨越一气呵成,整片突出藏富于民的观点,而且通篇散骈,对仗工整,平仄优美。“藏富于民”的观点如果给皇上看,肯定不喜,现如今整个朝廷到处都缺银子,但是如果给士大夫们看,他们肯定喜欢,恰恰提学官大人,知府大人,学院教谕都属于士大夫们的行列。

第二题是一个长句子,“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出自《孟子》。

这两道题都比较正统,对于经常做八股的学子书生来说都不算难,八股文做的怎么样,就看大家的功底了。

最后一道试帖诗,试帖诗题目大多出自经、史、子、集,要发挥题目的意思,按着一定的要求来写。杨越还是老样子认认真真地将五言八韵诗写好,格式正确就好,至于其他,也不强求。

时间在笔尖悄悄流逝,从朝阳到夕阳,慢慢天空的霞光也渐渐地淡下去了,深红变成了排红,维红又变为浅红,最后,当这一切红光都消失了的时候,杨越便从府城贡院走了出来。由于今天是童子试的最后一场,贡院外聚集了大量考完的考生,等待其他未考完的考生出来后找地方狂欢呢。考生们在等待的同时,也三三二二地聚在一起讨论着试题,大家都对今天的复试很自信,大都认为今天的复试难度比正场要小太多了。

杨越刚出来,周庆生已经在不远处满脸春风的挥手示意了,十有八九感觉自己考的不错。杨越和周庆生会合后,直奔当地有名的大酒楼准备大吃一顿,以前总是吃小餐馆,今日也该尝尝大餐了,好好的犒赏一下自己。

今天对于参加院试的儒童,童生而言,院试一完,童子试也就结束了。这一刻犹如那一世高考后的解脱,下面没有温书备考的压力,他们都是尽情地放纵。

青楼楚馆等,留下无数人的诗句,或慷慨悲歌,或意气奋发。感伤岁月有之,叹青丝白发,科场蹉跎。或觉年少得志,盼策马扬鞭,再进一程。士子们狂歌醉马,最后只让老,鸨的腰包里也鼓了不少,客栈老板的脸上笑开了花。

酒楼里,楼上,楼下,到处都是举杯换盏,其乐融融,甚至有桌宴席上考生喝到酣处唱起了宴会乐歌,接着整个酒楼都跟着一起大

最新小说: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神话版三国 五代风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状元郎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