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三四里后才聚拢逃兵,直到第二天上午队伍才基本成型。清点下来,居然损失了一万两千多人,当然有不少人是借机逃跑,伤员比这还多,物资损失大半。尹子奇不敢向朝廷实报,只好下令从四乡抓壮丁,抢夺百姓物资,为此还害死不少百姓。百姓恨之入骨,有些人听说睢阳大捷,就连夜投奔睢阳。
趁着敌人正准备卷土重来的间隙,张巡找到许远商量以礼减员的问题。许远担心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减员会不会影响战斗力。张巡说:“兵者,凶事也。大凶不绝灭,应让各家室能余脉相传。再说,兵不在多而在精,胜不在杂而在智勇。”
“那具体应该怎样实施呢?”
“史书记载信陵君夺了晋鄙军权后,下令军中: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父母)。我看咱们稍作改动,将‘父子俱在军中,父归’改为‘子归’以存续香火,你看如何?”
“行!此外,若有新加入的,只要不违情理,我们也欢迎。你觉得呢?”
“这更好。另外,还会有流民进城,可我们物资有限,拒绝吧,不近情理;听许吧,不堪其累,难办呀。”
“要不,咱对那些流民进行劝解疏导,提供一些盘缠让他们向南去;同时,城中百姓若有出去意愿的,我们也听许,这样做总可以吧。”
“也只能如此了。趁现在有机会,我们赶紧做。”
不少人听说要让自己脱军籍回家,很不情愿。张巡向他们再三解释,晓以礼法,那些人才很不情愿地收拾东西。许远负责发放少量盘缠。父子、兄弟相拥洒泪而别,场面感人。
当然也有新加入的人员,张巡嘱咐接收的人对其中的青壮年要仔细盘问,暗中核实,以防叛军乘机混入,一旦有可疑者,暗中找官军队伍中那人的乡人来辨析确认。
张巡组织武艺精干的熟手教授那些新来的士兵,尽快提升他们的攻防能力。
九十一
一日,一位法号凌空的僧人游方到睢阳,非要见张巡不可。张巡闻报,赶紧到城门相迎。见老僧风神飘然、法相峻异,赶忙双手合十见礼。那上人口诵佛号“阿弥陀佛”,唱着“往来三世十方界,修持六度四摄行。世人见像皆膜拜,何曾金光生自身”的偈子。
张巡问:“上人自何方来?”
凌空答道:“从来处来。”
“那上人自然当往去处去。请。”
“施主好慧根。请。”
“敢问上师有何见教?”
“我受故人之托,欲度可度之人。”
“噢?我与上师似乎未曾谋面,可总觉得有神交之因缘,似曾相识,莫非大师是要度我?尊座的故人又是哪位?”
“佛机到时自有莲花现。至于故人,施主曾在真源……”
“噢,无机子!”
“老衲与无机子虽不同道,而甚相投缘,他曾逆推未来,羽化前有遗愿相托,老衲谨遵老友指针,故而来此。”
“您二位一僧一道,竟可相能,却也少见。”
“天苍地茫,果能相知,相携利世,又何必执着一端。”
“上师语涉利世,乃我名教【即儒家学派】主张。上师学究天人,融合三教,真是大彻大悟。佩服佩服!”
“万法归一,释家八万四千法门,归结起来就是明理、求证、解脱,目的是自度而度人;道家寡欲存真,儒家修身爱人,殊途同归,百川归海,抚顺大千世界。”
二人说着话来到城中。“上师,本地没有浮图精舍,敢问如何挂单【精舍,最初是指儒家讲学的学社,后来也指出家人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