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七
令狐潮听到运粮船被劫被焚的消息,正要品茶的手陡然一颤,茶瓯掉在地上,侍女慌忙收拾一番,另一侍女赶忙又端来一杯茶。令狐潮怒意未平,端起便喝,不想茶热又烫了嘴,他举起酒杯摔在地上,吓得侍女叫起来,他喝令侍女滚出去。
当日下午,他赶忙修书给叛军河南总部,要求火速再运些米盐救急。
这年六月末,张巡接到令狐潮的书信,拆开后看到几行字——
巡弟如晤:
公令德如火,照人汗颜。然天不假命,近闻两京已陷,唐主西狩[西狩,婉辞,指唐玄宗向西逃难。],犹不舍罪杨,社稷陵夷,尚存儿女私昵,荒德败政,天道不佑。且闻李氏父子阋墙,永王璘怀不伦异志,张公替此辈苦效区区之诚,所为者何?依某愚意,公莫如乘乱借衅,拥兵自养,彼此摒弃前嫌,阴阳暗合,效东吴孙权、公孙白帝,崛起江淮,立不世之功。来日分享南国,甚或公南面临天下,某北面而臣事[古代君主面朝南,臣子面向北参见。],亦未为不可。倘若怙谬不悛,不听蒯通妙计,淮阴不免长乐宫身首异处之恨[楚汉相争时,项羽在荥阳一带和刘邦对峙,韩信帮助刘邦平定齐地。范阳辩士蒯通(本名蒯彻,因避讳汉武帝刘彻名讳史书上改称蒯通)出于特殊目的,劝韩信拥兵自立,鼎足天下,韩信以刘邦恩待自己为由拒绝了他的建议。后来淮阴侯韩信被刘邦猜疑,想谋反,事泄被吕后擒杀,死前叹悔自己当时不听蒯通之言。]。唯君一图!
令狐潮剖心刳胆以陈。
张巡看后,付之一哂,正要把信撕毁,忽又折好藏起,想留待后用。
张巡回信写道——
令狐兄台鉴:
蒙君错怜,推心置腹,若为私计,自可慰心;然中原陆沉,一派腥膻,鼓鼙之声,不绝于耳,哀鸿遍野,生灵涂炭,凡有性情,其谁能堪?故不避锋镞,甘受毒疠,只为廓清禹域[传说古代大禹治平水患,划分九州,指定名山﹑大川为各州疆界,后世因称中国为禹域。],昌复礼乐,再生炊烟。兄台昔日,诗礼润心,一旦为生计所迫,误入歧途,实堪谅悯。某夙闻诗书之训,本当践行主辱臣死之义,然苟且偷生,欲学鲁连[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秦将白起在长平击溃赵国四十万军队,进而率秦军向东挺进,围困了邯郸。赵王很害怕,各国的救兵也没有谁敢攻击秦军。魏安厘王派出将军晋鄙营救赵国,因为畏惧秦军,驻扎在汤阴不敢前进。魏王派客籍将军辛垣衍,由间道进入邯郸,劝赵王尊拥秦王称帝,被鲁仲连劝止。恰好信陵君窃符救赵,秦兵退去。平原君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再三辞让;宴席上,平原君献上千金酬谢鲁仲连,鲁仲连又拒受,然后飘然而去。]排解天下纷争,摩顶放踵[从头顶到脚跟都磨伤。形容不辞劳苦,舍己为人。]而无悔。虽今逆胡猖獗,然毕竟失道,况世事多变,即似前秦苻坚挟投鞭断流之威,不听扪虱王猛之遗言,终有风声鹤唳之大恨[东晋桓温第一次北伐驻军灞上,出身低微但学识出众的王猛曾去拜见他,纵谈天下形势,见解十分精辟,听得桓温暗暗佩服。其间王猛旁若无人,不时扪虱(从衣服中摸虱子)。后来他辅佐前秦王苻坚,帮助他平定北方,深受器重。他弥留之际,再三叮嘱苻坚不要攻打东晋。苻坚统一北方后,决心调集百万大军,乘势一举消灭东晋,统一全中国。他自信地对大臣说前秦军队把马鞭投到长江,就可以断流。结果遭遇大败,北逃途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愿兄台思三窟之兔,以兆民为念,勿轻开衅端,再染血海,亦是功德无量。
张巡泣血以闻
另附小诗一阕,以表鄙怀——
感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