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沐君走后,脑海还在想着幼时的种种,脚步未停,不知自己走到何处。
此时突然有人轻笑道“沐君回来了,这一到家就往凌烟阁跑,怕是让你那混蛋气得不轻阿”。
方才还神游天外的李沐君这才惊醒,自己迷迷糊糊的居然走到了这儿。定睛一看,几步外站着一位身着青衫,面色惨白的中年人,仿佛风一吹便能刮走。此刻正笑吟吟的瞧着自己。
但李沐君绝不会再次被这副尊容所欺骗。那和善的笑,仿佛自己被看穿,无所遁形,就如同噩梦般,每当想起都浑身颤栗。
想归想,脚下确不敢片刻停顿,三步并作两步连忙走上前,赶紧作揖。
“老师,学生回来了。”
李沐君甚至觉得自己说出的话,都有颤音。
反观对于这位老师,李沐君也是知之不多,但唯独知道的便是老师姓房,府邸众人皆称房师,不知名讳。
娘亲去世后,那段时间不知为何。父亲便天天让自己呆在这凌烟阁,不许出阁半步,天天日常起居都是雪姐来照料。
起初刚见到房师之时,还觉得这书生面善,所有人见到老师都毕恭毕敬。这样的启蒙恩师,肯定是非常幸福的事情。
谁知日子长了便发现,自己所想还是太过美好。老师天天让自己抄书,日日下棋,丁点错误便十倍惩罚,书抄不完,棋谱背不下来,不许吃饭睡觉。
甚至到现在想起来一段琴谱错一韵罚抄千遍的日常,都浑身激灵直冒冷汗。可想而知,少时被这位瞧似文弱书生,面色惨白的病秧子折磨的多么惨。
但自身所学,皆是恩师所赐。对于这点毋庸置疑,李沐君是百般滋味尽在心中。
房姓男子点了点头笑道“这一别几年,倒是脱去了不少稚气,稳重了不少,便不知所授之学,怠慢了没有阿。”
听到这话,李沐君更是浑身一颤。连忙答到“不敢怠慢”
可这话一出口,连李沐君都觉得亏心,所学之术都就着饭吃了,谁天天当个书呆子。
但是心中所以可不敢吐出半字,不然估计自己想囫囵个的走出这凌烟阁是绝无可能了。
房姓男子瞧了瞧李沐君,像是把他看透一般,并未多言笑了笑。
“今日回来了,便随我去阁林万兵冢祭走走吧,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的。”
说完便转身朝阁林走去,李沐君也忙跟上脚步。
这所谓阁林,便是凌烟阁后方的一大片竹林,少时李沐君因年少顽劣,曾踏出阁楼跑到竹林抓兔子。结果被老师拽回来,罚抄了千遍经文。
进竹林之后俩人一问一答,闲谈甚欢。
房姓男子所问之事,都是李沐君几年在外见闻之事,如果不是因为李沐君早就知道老师性格。想必这也是一副学贵得师,亦贵得友的画面。
片刻中,李沐君二人穿过竹林,来到了兵冢。
万兵冢,顾名思义,冢就是坟墓,天下奇兵的坟墓。
古人曰人有智,神兵亦有灵,花草树木万般皆是如此。
眼前一片凹地插满神兵宝刃,清风徐徐吹动,甚至能透着风闻到一丝丝血腥味与煞气。
李沐君不是第一次来到万兵冢,但还是被这片兵器的墓冢深深的触动。
房师瞧了瞧身侧的李沐君缓缓说道“外人皆知我天策府坐拥万兵冢、凌烟阁两大武林圣地,而其中的万兵冢便葬了无数奇兵利刃。可又有几人知晓,这每一把兵刃的背后都是一幅皑皑白骨,眼前这林立的兵刃,皆是大唐英雄的性命依托,没有这些兵刃与英雄,哪来的这盛唐的大好山河。当年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