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乱世逐流 > 第203章 初现端倪

第203章 初现端倪(2 / 4)

也不可能让眼皮底下的大世家,有“蓄奴过万”这种规模!

一旦有事,这些家奴不论是脱离控制造反,还是世家起事,都是一股庞大的力量。

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鼾睡,褚太后决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

建康城里的流言,无论哪一条,都对王谢等大世家非常不利,这让王羲之忧心忡忡,连女儿昨夜跟情郎私会这种事情,都懒得去计较。

“白天不要去,我让家仆把家守好,晚点的时候,我和你一起去赵川那里,商量下对策。”

王羲之沉声说道。

他虽然是个嗑五石散的散漫人士,但做人做事是比较严谨的。

历史上,王羲之一生平平安安,寿终正寝,任内没出什么大事。

这固然是因为他所在的时期和地点,政局相对平稳,但更是跟他为人处世的作风分不开的。

《世说新语》载王羲之曾与谢安共登冶城的时候(东吴时期制造兵器的地方),王羲之感慨说:“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

谢安则反驳:“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耶?”

这一故事很可能就是发生在王羲之卸任江州、回到建康的几年期间。

此时庾翼正积极准备北伐,而王羲之对庾翼北伐之举是赞成的。

北伐需要动员全国之力,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

王羲之虽然没有积极投身北伐活动,但他仍担任着宁远将军这一军中职务,多多少少也参与了一些准备工作,由他说出“宜人人自效”的话是合理的。

而谢安则年方二十五六,正是年少轻狂的时候,他运用诡辩术对王羲之反唇相讥,也很符合此时的情景。

可见一代男神谢安,当年也是很不靠谱,而王羲之虽然在政务方面的才华比不上谢安,但为人沉稳,考虑得非常周全。

王孟姜看老爹都这么说了,还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晚上一起去呗!

而此时赵川和郗道茂已经回到了郗家的大宅,好巧不巧,王羲之在街上听到的那些话,也一字不漏的传到赵川耳朵里了。

“外面的情况,好像有些不对劲呢!”

即使是在闺房里,郗道茂说这话的声音依旧很小。

吃了一次亏,她再也不相信其他人,特别是那些社会底层的人,包括自家的家仆!

谁知道那些人里面有没有天师道的信徒,这些人里面有没有杜子恭手下派来的探子?

“有人在造势,如果瘟疫不平息的话,势头只会越来越猛!”

赵川的声音很低沉,低着头似乎是在思考什么严肃的事情。

“道茂,你知道的,江左的世家,为富不仁的太多,在民间积累了太多的怨气,现在一有风吹草动,难免有人会借机会兴风作浪啊!”

郗道茂默然,虽然心里不高兴,因为她是被天师道的人害了,身体至今没有恢复。

但赵川说的是一个基本的事实,她只是被殃及池鱼而已。

“你继续说吧,有什么计划?需要我劝服我爹吗?”

“你先别忙,我估计这次是孙泰那帮人搞的鬼,就跟你当初遇到的情况一样,病状都是人为弄出来的,为的就是给自己造势!他们要做的绝不仅限于此,一定还有后手,我们且看看再说。”

赵川从带来的一个木盒子里拿出一台没见过的“仪器”,很像是后世的榨汁机。

“道茂,家里有面粉这样的东西么,能不能弄一点过来。”

郗道茂虽然很好

最新小说: 帝秦设计师 谍战:红色掌柜 早安大明 抗战:通电全国,出关 慌!把前夫扔给白月光后,他疯了 战国生存指南 将北伐进行到底 万历明君 谍战魅力在生活诡道里 女穿之大理皇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