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来暑往,时光荏苒,眨眼间已是三个春秋过去。
这三年间,浮梁县虽然经过过了三年前那反常的季节,不过一切却很快就在第二年就恢复了过来。
而当年的县令吴苏也因为及时得当的应急处理,在江州巡抚的推荐以及多方的打点下已经升迁调任京都了。
是日,已是三月十五。时令谷雨,宜出行农耕,百无禁忌。
刚到卯正时分,浮梁县城东边的云雾便已是渐红,一轮初日渐升。
而与此同时浮梁县县城北面,伴随着一阵缓慢而刺耳的嘎吱声,厚重的北城门被缓缓打开,一块用方正大楷书写着浮梁县的门楣立在城门正中。城门吏更是早早来到城门头,此时城门两面都堆站满了等着通行的行人与马车。
今日谷雨,浮梁县城外的护城河里已经开始有翠嫩的青萍往外冒了。正所谓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寒气早已褪去的浮梁剩下的只有喜悦与繁荣。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草木皆兴,正是城内人踏青和城外人赶集的好时节。
在刚刚上任的县令授意下,今日较比往常已是提前了半个时辰开城门,说是为了预祝今年秋日的丰收。
城门头新人熙熙攘攘。
“叮叮叮——”伴随着一阵清脆的马铃声,一辆黑色的马车缓缓从浮梁城内往北城门走来。
马车车厢被严密的黑布包裹着,丝毫透不出任何车内的情况。马车行驶的很稳,这里面除了有浮梁县城路面平整的原因外,那匹牵引的宝马也占了很大的作用。
那匹牵引的宝马,通体为浓墨色,远远望去犹如披着上等的绸缎一般。匀称而高大的马身,踱步间流泻着力量与威严。
马车缓缓来到城门前,在阳光的照耀下那包在马车车厢上的黑布显出了一幅淡淡的图案,那用黑金线绣出来的云雾与蛟龙仙鹤在黑布上若隐若现。
城门下,刚刚当值的新吏出于好奇,试图上前盘问。不过还未等他有何举动,便被一旁的老吏拦了下来。老吏年轻时曾去过京都,他知道像面前这等马车,哪怕是在京都进出城门也是不需经过盘问。
可能是出于礼貌,黑色的马车并未有任何不妥的行为,而是规规矩矩的从城门底下缓缓的走过。可是当那马车一出城门后,便朝着北郊飞快的急驰而去。
“日行千里。”作为城门下多年的主簿,老吏很准确的给马车的速度做了个计算。而年轻的新吏,却还是对刚刚被拦耿耿于怀,觉得失去了一个可能飞黄腾达的机会。对于此,老吏也只能用天与地的理论劝导。
虽然那黑色的马车在郊外飞快的奔驰,可是车厢之内却还是稳如平地。
“小六子,那神医的住处还有多久才能到?”车厢之内一个偏阴柔的男人声音传到了赶车人小六子耳朵内出来。
赶车的小六子听到这话,忙回应道:“冯爷,应该快了。听城里的百姓说往北十里的荒山脚下就是了。到了到了,冯爷,前面就是了。”
说话间,黑色马车已经来到了北郊的荒山边上。
“停车,我们走过去。”马车内,那被称为冯爷的人声音传了出来。
小六子急忙勒住马匹,将马车定住。
只见一个中年男子从马车车厢内走了出来。男子名叫冯英年龄约莫三十左右,穿着很干净的真丝长袍,腰间系着金镶玉的腰带。
在小六子的搀扶下,冯英走下了马车。
“冯爷,前面还有点路呢。”小六子好意提醒道。
冯英摇摇头,说道:“这么点路,还是走过去吧。”
小六子当然不敢对冯英的决定有什么意见,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