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期天,清新花园篮球队决定进行郊游活动。
地点选在哪呢?
大家不约而同地说:”众望所归,无得留低,当然是去水哥的老家,参观他的别墅!“
唉,怎么有什么”好事“都会落到我的头上?没办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一列车队载着十八名的篮球队员,浩浩荡荡,越过弯弯曲曲的山路,经过一个钟头的车程,终于来到了我的老家--一个名叫南冲的边远小镇。
这个小镇虽小,但高楼林立,街道整洁,人来人往,也比较热闹。队员们嚷着要下车瞅瞅美女,搜搜特产。但结果失望而归,美女大多出外打工了,剩下的都是半老村姑;今天不是圩日,当然也没什么山珍野味卖了。
走到肉菜市场,只见地摊位上放着一把把扎好的青菜,一捆捆红薯叶,放在干净的菜篮里,上面挂着一个塑料瓶和一块标价牌,买菜人根本见不到摊主,
”市场里这些菜是谁的?怎么没有主人看管的?“包仔很惊讶的说。
我解释说这叫”无人卖菜摊“,买者便将一块钱塞进塑料瓶里,然后拿一块钱份量的一扎青菜或瓜果。如多买的,就会自觉塞多一块钱。如此类推。旁边的人不会监督买者是否付钱,也没有人理会是否如实付钱,一切全凭买者的自觉。傍晚收市时,菜摊的主人便会来收市兼“数钱”。至于是否“对数”也不理会,即使少了钱,主人也不会“骂街”。第二天仍旧这样摆卖。日复一日,风俗传承,至今依然。
”为什么这里的居民这样自觉呢?“标爷提出了他的疑问。
我分析说:”据说无人售菜的方式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南冲镇地处广宁、清远交界,山脉连绵,交通闭塞,民众日常生活需要互相扶持、帮助才能更好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因此人与人之间十分讲信义(这种道德传承至今仍非常浓厚),故买卖公平,童叟无欺,成为当地人衡量一个人是“好人”或是“坏人”的基本准尺。无人售菜摊这一买卖现象的出现正是基于这种纯朴民风。“
参观完南冲圩,接着我带大家去堂哥的果场摘冰糖桔。清新冰糖桔是我们本地的特产,因其味甜如冰糖而得名,果味清甜、柔嫩、多汁、化渣、无核少核,吃后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果园的冰糖桔树真多啊,布满了这个山坡,层层叠叠,一望无际。走进果园里,就看到果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冰糖桔,像一盏盏小灯笼,挂在枝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令人赏心悦目之余,也禁不住垂涎欲滴。
球友们此时像鬼子进村,不等号令,就已经冲过去了,开始疯狂地摘果,吃果,一点也不手下留情。他们一边吃,一边赞叹:”好吃,新鲜,很甜!“
这个果场是我和老爸老妈开辟的。那时我正在读初三,那时全村兴起种砂糖桔的热潮。我和爸妈不甘落后,种下这一片果场。我当时有一个打算,成绩差就不读书了,回家种田种果,做一个有作为的农民。后来我还是决定继续读书,后来考上大学,做了老师。一家人后来也在城里买了房子,搬到城里住,就很少回家了。果场就无偿提供给堂哥继续经营,我们只要求有空闲的时候回来摘一点果,作为我们以前辛劳付出的一点补偿。
看着大伙对自己的冰糖橘满口称赞,堂哥也满心欢喜。堂哥今年桔子大丰收,桔子的收购价格也不错,据堂哥自己估计,今年有十万左右的纯收入。上一年堂哥建起了新房子,今年的愿望是儿子结婚,发财又添丁。人逢喜事精神爽,堂哥对大家的摘果一点也不介意,还指挥大家怎样摘果,告诉大家那一棵果味道好吃,哪一棵果树味道差一点。
当然,大家都很识趣,见到堂哥养的走地鸡健壮鲜活,,都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