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一次只生一只幼豚,而在众多伴侣中,只有一名会成为它孩子的父亲,但其他的公海豚也会以为新生小海豚是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策略或许可以保护它未来的子嗣。在生下小海豚后的前几年,母海豚斯塔比都不会再接纳其他公海豚,它必须驱逐其他求欢的男士。但年轻的公海豚可能会固执到带有危险性,不停地骚扰斯塔比,甚至伤害它;而且,成年的公海豚可能不只单单骚扰母海豚,也很有可能杀害粉刺,好让母海豚再接纳求爱。但自以为是粉刺父亲的众多公海豚,此时就不会来骚扰斯塔比,并帮助它成功地击退死缠烂打的求欢者,让母海豚专心照看粉刺。但海洋里危险无处不在,鲨鱼就是危险的邻居。
海豚妈妈在宝宝学习海洋的奥秘和认识危险时,会一直留在小海豚身旁并保护它。鲨鱼常常和海豚一起去珊瑚礁外游泳,通常海豚更快、更聪明、更强大,也不担心危险的鲨鱼。但礁鲨被海豚宝宝粉刺吸引了,它似乎看到一份便当。它游得太近了,这对小海豚很危险。但海豚妈妈此刻鞭长莫及,孩子危在旦夕。鲨鱼此时就停在粉刺面前等待机会,小海豚就像是一道不可抗拒的美食,让鲨鱼群垂涎欲滴和欲罢不能。幸好救援眨眼之间就来了,一只成年公海豚及时出现,挡在了粉刺和鲨鱼之间。对峙的礁鲨就灰溜溜地游走了。海豚和虎鲸一样,都是鲨鱼的天敌。鲨鱼也知道不必浪费体力和打不过的宿敌战斗,只好放弃。对于小海豚来说,危险可能随时随地到来,但海豚是群居性动物,深谙彼此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海豚妈妈斯塔比在危急时刻发出求援信号,让自己昔日的“丈夫”及时从鲨口中救走了孩子。这就是粉刺有很多名义上的“爸爸”的好处之一。
尽管海豚在人类认知当中还几乎处于神秘状态,但它们当然是友好的一群。对海豚而言,寻找猎物与求偶无一是简单之事,因为大海的毫不容情,就跟它的领域无限一样,因此许多海豚发展出自己的社会观,尽管这种观点有时残酷无情。
海豚之间的暴力不仅仅表现在性行为上,受人挚爱的“飞宝”宽吻海豚,竟属于最具侵略性的海豚种类。它们的大脑像人类一样庞大,也具有复杂的语言沟通以及个性化的口哨讯号。它们使用和人类的姓名相同的方式,呼叫和联系彼此。同样在巴哈马的浅滩,年轻的雄性宽吻青春痘和另一只青年海豚骚扰着一只雄性花斑原海豚,刚开始的互动似乎无害,但很快便剑拔弩张,宽吻海豚为了维护优势开始攻击花斑原海豚;但可耻的是它们接下来转向攻击一只,只有它们一半大的花斑原海豚,对手还是只幼豚。宽吻海豚是少数的凶猛动物,会因非饥饿的理由杀生,包括杀婴。此时,一群成年花斑原海豚以编列的队形冲进来干涉。趁着这一阵胁迫,被攻击的幼豚连忙逃到水面上。不仅欺负外人,宽吻海豚甚至更常与家庭成员起冲突,这些公豚身上就有许多来自激烈战役的伤痕。宽吻海豚在求爱和交配时会用它们的牙齿划伤对方,这是很常见的。
实在是没有欺负的对象了,意味着游戏时间又到了,它们又开始追逐。“喀喀喀”,青春痘一伙儿又发出尖锐的叫声,掩盖了抹香鲸的“咔嗒”声。出于某种不明原因,青春痘和家人一族喜欢骚扰抹香鲸与它们的幼仔,尤其是它们第一次碰面的时候。尽管初来乍到的幼鲸体积庞大,力量惊人,但却是小海豚欺负的对象。而抹香鲸对小巧和高度灵活的海豚表弟除了愤怒,无可奈何。鲸妈妈只好选择一种通行的应对方式,那就是带领新手儿逃跑,远离这些叽叽喳喳,令人讨厌的小家伙。青春痘和小伙伴惊愕地目送幼鲸远去,非常失望,“怎么这么没有娱乐精神,连玩一下都不肯?”也许海豚只是玩耍或搞恶作剧,对抹香鲸并无恶意。在大多数情况下,鲸鱼和海豚在海中都是和平相处。
一如很多年前,脱离了外祖母领导的大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