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的边缘都是浅海域,挨着大陆架的浅海很少地超过二百米深。但大陆架有时可能延伸达上千公里,再往下就是漆黑的深渊。尽管浅水域仅仅占据了百分之八的海洋,不过,大多数的海洋生物都生活在浅海。其中,加勒比海小岛上空旷的海滩就是天堂,无名岛屿在此星罗棋布,并且被珊瑚礁环绕着。广大的珊瑚礁和沙原,在清澈的加勒比海闪耀着,熠熠生辉。
在加勒比海,伯利兹蓝洞周围是地球上第二大的生命结构——贝里斯堡礁,这也是加勒比海之光。数千年下来,小珊瑚幼虫不断生长繁衍的结果造就了这样一座类似大堡礁的海城,小至细菌,大至鲨鱼的各种生物皆以此为家。珊瑚礁可厚达数百米,长达数千米,它们是活的生物组成的最大生命结构,但几乎全由小珊瑚水螅体的骨骸构成,而最大的水螅体大小莫如一颗珍珠。活的珊瑚每年约伸长半寸,它一层层地重叠在死珊瑚的骨架上。在珊瑚礁的边缘,游客看到的是耗时数千年的生长结果:六米之下的珊瑚礁或许是哥伦布见过的,二十五米深处的是基督时代的产物,而六十米处礁石则要追溯到金字塔时代。
大型掠食者在珊瑚礁附近徘徊,礁鲨在捕食弱小和没有戒心的鱼儿。但这些迅捷的杀手也会失手。在慢动作中,一尾小笛鲷在鲨鱼大嘴前快速转身,滚下鲨背,从鲨尾安全逃离。但逃出鲨口的小鱼仍可能沦为黑鳍石斑鱼的腹中物,这种巨型饕餮怪兽连幼小的黑礁鲨也不放过,它大嘴一张,刚刚逃出鲨口的小鱼就不见踪影了。不过,珊瑚城中除了捕食,也有奇特的共生关系,猝死的威胁不可思议地暂抛一旁。有些珊瑚礁顶部是个特别的地方,被称为清洁站。这就像是人类的洗脚屋。小虾虎鱼通常着装艳丽,打扮妖娆,它们群集在珊瑚礁顶的底部待客,而俗称老虎鱼的鬼鲉是这里的常客。无论是叫老虎鱼,还是称之为鬼鲉,它听起来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但虾虎鱼信赖彼此久远而神秘的关系,毫不迟疑地进入老虎鱼的大口中。虾虎鱼获准上上下下吃掉寄生虫和坏死的组织,老虎鱼获得的回报是清理得很干净的口腔,就像是刚刚看过牙医一样;其他清洁工有别的顾客,一只派得森虾挥舞着白色触须招徕顾客,纳苏石斑鱼接受邀约。清洁工作是共生行为明显的范例,清洁工靠服务谋食,受清洁的鱼则因此更健康,甚至是清洁时单纯的愉悦也很重要,可暂时忘却挣扎求生之苦。派得森虾在工作时十分自由,它爬过客人敏感的鱼鳃,找寻困扰寄主的寄生虫;海虾也帮助海鳗清理牙齿,相貌丑陋且尖牙利齿的海鳗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地吞掉自己的清洁工——但是如果海虾不再热衷于护理这些尖牙和糜烂的口腔,海鳗失去牙医就彻底输了。
热带的阳光照耀在一长列活生生的自然珍宝上,这里更有罕见的迷人生物。在这座水下大都市深处,数以万计的银汉鱼同两米长的大海鲢,一起跳着探戈,咏诵这片迷人的海域。大海鲢身处银汉鱼的层层包围之中,犹若迷途不知返;而数不清的银汉鱼围绕着它,不停地转圈和翻转。在平静的浅海中还生活着真龙虾,它们喜欢平静、清澈的水域,而这里正是它们苦苦寻觅的天堂。美洲龙虾又称北大西洋龙虾(图),色彩斑斓,体色正常为橄榄绿或绿褐色,橘色、红褐色或黑色的个体也不难见到,但仅约二百万分之一为蓝色。但在美国罗得岛却有人捕到金黄色龙虾,这种罕见龙虾出现的变异机率非常低,只有三千万分之一。2010年8月,罗德岛的餐厅老板丹尼出海,捕到一只背部和身体两旁都是金黄色的龙虾。他当时在潜水,为了要躲避鲨鱼,于是藏到一颗岩石下,没想到低头一看,看到一只像已经煮熟的龙虾,当下认为很稀奇,就把它捡起来放到网子里。美洲龙虾既是最大的龙虾,又是最重的甲壳动物,一般头胸部较粗大,外壳坚硬,腹部短小,是虾类中最大的一类,是名贵的海鲜食物,因此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