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祥东他哥比我们高出很多届,那一届风云人物辈出,一些人还成为厂里子弟们心中的传奇和偶像。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两个人,一位是左太行,一位是严海,一文一武。
厂里多是北方人,其中尤以东北人为多,所以,民风比较彪悍,能动手绝对不瞎扯淡。我刚回到陕南时,****结束不久,社会治安问题突出,高年级的学长们舞刀弄棒逞凶斗狠已经是司空见惯。学长们都是军裤板鞋,军裤就是军绿色的制服裤子,裤裆肥大,板鞋就是白色塑料底的黑布鞋。除此之外,还有军帽和军挎,那时候,人民解放军头上佩戴的还不是大檐帽,而是类似******早期道具的软塌塌的帽子。军挎就是军用挎包,军绿色的单肩帆布包,一寸宽的背带,长短可伸缩。这两样东西假冒的很多,正宗的就比较珍贵,也是身份的象征。区分正宗与否,就在于在军帽和军挎内里上,有没有盖上长方形的红色印章,上面标示着部队的番号。
那时候,看见学长们一身标准制服,戴着军帽,军挎随意地挂在肩头,骑着高大的二八自行车,呼啸而过,真是觉得嫽扎咧。嫽扎咧同普通话的棒极了,同东北话的杠杠地。如果在车后座上还能有漂亮的女生,似是而非地轻搂着骑行者的腰,裙裾飘飘,招摇过市,那就更风光了,一般那都是领袖级的人物。左太行就是这群人中的领袖。
左太行是厂里某车间主任的孩子,父亲是退伍军人,长期在太行山服役,自己儿子的名字就是这段岁月的纪念。左太行学习一般,身体强健,为人仗义,相貌英俊,都说长得很像电影《庐山恋》的男主角,曾迷倒了厂里几乎所有的适龄女青年。
我刚上中学那年,县里面组织中学生篮球比赛,我们厂也组织了男女两只球队参赛。那个年代,篮球是第一运动,踢足球的人还不多。据亲历者描述,事情的发生是这样的:男子比赛原本风平浪静,厂中学队在左太行的带领下打进了决赛。女子比赛也还算顺利,和我们厂属于同一系统的另外一个厂的中学女子队打进了决赛,这个女队中的队长表现抢眼,容貌姣好,球技高超,名字叫费燕。决赛安排在县体育场的灯光球场,先进行女子决赛,中场休息时出了状况,县里的几个小流氓在场地边上骚扰费燕,学生和流氓就起了冲突,警察还没到,那个厂男队几个见义勇为的学生都已经被撂倒。此时,在另外一块场地热身的左太行出现了,接下来的场景后来被很多人描述过不同的版本,结果却是一致的,左太行负伤,匆匆赶到的警察唯一能做的就是叫来救护车,拉走了躺在地上呻吟的五个县城小流氓。
短暂休整后,组委会决定女子比赛不再进行,以半场成绩确定冠军归属,男子决赛则继续进行。左太行头上包着纱布,摆动着不太灵活的左臂,带领全队完成了比赛,厂中学队以一分惜败。参加女子决赛的队员都没有走,都在为左太行和他的球队加油,据说,费燕一直掉着眼泪,默默地看着场上的左太行。当比赛的锣声响起,左太行倒地不起时,费燕终于哭出了声。左太行的左臂骨折加上脑震荡,在医院躺了三周。等到左太行容光焕发地重新出现在厂子里时,费燕已经成了坐在左太行那辆二八自行车后座上的女生。
高中毕业后,他们都没有考上大学,两个人一直像神仙眷侣般在厂子里游走。据说,费燕的父母坚决反对自己女儿和左太行在一起,费燕的两个哥哥还来厂里找到左太行,话不投机动了手,左太行没有还手,住了三天医院。再后来,就传说费燕有了左太行的骨肉。那个年代,未婚先孕是大事,费燕家里不答应要报官。左太行的父亲动了很多关系平息了事态,那年年底,左太行匆匆参军入伍。他和费燕一下子都消失在了青春激荡的岁月里。
大概是左太行参军二年以后的一天,厂里组织学生听老山英模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