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回到明朝的少年天子 > 第119章 明军生擒满速儿汗

第119章 明军生擒满速儿汗(1 / 2)

不多时,何无敌的肉串都上来了。

岛津良子和管家,连同卫兵也不在何将军面前拘礼,都开始吃了起来。

这时,酒楼里的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开始说书:“上回说到何将军青海平蒙古,这次说何将军西域擒可汗。”

何无敌见有人说自己的故事,忍不住竖起耳朵来听。那说书人头发花白,有些清瘦,他说了一句,就喝口茶水,停住不说了。

何无敌问:“他这是什么意思?”

管家说:“等着人们给赏钱呢!”

有些客人向说书先生面前递上了大明宝钞,有些给了点碎银子,还有些给了铜板。

说书先生见了钱,来了精神,说:“这何将军身高是八尺,胸围也是八尺,他是天上的二郎神君下凡,专门辅助我大明灭那各个番国的。所以,他战无不胜,每日他可以食羊肉五斤,饮酒五升,食饭一斗。”

何无敌有些无奈,这说书先生简直是胡闹。他站起身来,不想再听那人胡说,但是后面的事情却有些蹊跷,原来那说书先生讲起何无敌征伐西域和排兵布阵起来,却头头是道。虽然不免夸大其辞,但是也有六成是真事。

管家见何无敌有些奇怪,就解释说:“这说书先生神化将军,是为了遮人耳目,其实他每日都买着各地的报纸,甚至连《大明新军战报》都买,所以才能跟上最新的军事形势,把将军说得出神入化。”

岛津良子边吃肉串边说:“最近京城要疏散人口了。”

管家说:“据《古代北京城市管理》记载:明初,北京城市人口只有9.6万,到洪武八年(1375年)为14.3万人。永乐十九年(1421年),朱棣自南京迁都北京后,依南京之例,将北京城按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五城,各城置兵马指挥司,隶属都察院,为稽查京师地方治安的机构,户籍人口也属该机构管理。随着移民政策的不断推进,北京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到嘉靖元年北京城市居民计约13.4万户,其中内城8.46万户,外城4.94万户,以每户5口人计,北京城总人口约68万人。嘉靖当政以后,大明风调雨顺,连年开拓疆土,如今加上驻京的军人及家眷以及居于皇城内外直接服务于宫廷的人员,京城人口已达24万户,120万,城市人口密度大大增加。为此,阁相张璁加以皇帝开始逐步疏解京城人口。”

何无敌说:“当今圣上是主张放开户籍控制的,张璁不可能和皇上对着干。这一定是户部的官员,和那北京城的顺天府府尹琢磨出来的歪点子。”

岛津良子说:“无风不起浪,咱们还是不要妄议朝政的好。”

管家说:“顺天府尹坚持实行调控北京人口的各项措施。一是外迁京畿卫所军士去边戍屯居。永乐至宣德年间,大量卫所军士迁居京师,导致北京城市人口剧增。为疏解城市人口和加强防御,弘治年间便开始外迁京城及京畿卫所军士,实行边戍屯居。朝廷在长城沿线设置九个军事重镇(也称“九边”),后又在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统领大批卫、所的官兵保卫边防。他们大多亦兵亦农,战时打仗,平时从事种植和畜牧业生产。”

何无敌说:“皇帝已经下令等平定西域之后,就彻底裁撤九边重镇,这条路算是堵死了。”

管家说:“二是将当初从外省移民到北京的部分人口劝返回原籍。明成祖朱棣称帝初期,为巩固自己的政权,曾实行移民政策,大量屯兵、屯民、屯商于北京,仅永乐初期就迁移了两万多户,达数万人,充实了京城及京畿的人口。但随着人口膨胀,那些外来移民就成了疏解对象。为了鼓励移民返乡,朝廷实行了较为优惠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根据每户的人口数量及路程的

最新小说: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五代风华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神话版三国 状元郎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