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羿身后闪出一将,那人也身高百丈,手持一柄巨斧,只身赴死,天帝拔出一剑,剑光闪过,那人头颅落地,谁料那人身躯不倒,脚步不停,挥舞着大斧,兀自陷阵。那斧褶褶生辉,迸万道寒光,起一天杀气,天兵皆被震慑,竟无人敢挡。
此斧便是干戚,多宝大喜若狂,亦迷了心性,遂使个隐身法,纵身赶去。
天帝不敢怠慢,念咒催动大钟,混沌钟忽涨数倍,表面符文显现,但见乌云压顶,狂风大作,隐隐听到鬼哭狼嚎之声。那人虽无头,用肚脐喊道“妖帝,休要猖獗,我刑天誓与你同归于尽!”话罢,他把身一蹲,箭步窜出,尤如飞天流星,奔向天帝。众军凝视,天上两道光芒相撞,饿而炸开,生发万丈罡风,尤若惊涛骇浪,拍击而来,只吹得天崩地裂,神形俱灭。
多宝大叫不妙,即被裹在其中,似断线风筝,随风逐流。不知许久,他才醒来。
但见伏尸百万,血流千里,腥风扑鼻,惨不忍睹。真是尸骸肥荒野,热血粉江骨。他浑浑噩噩,一时慈悲,天便落雪,白茫茫一片,一时绝望,天地无光,阴云弥漫。
他不知何去何存,昨日修道求长生,今日头边雪片浮,历经劫难都是幻,如今困死太极图。
他失了方寸,转念道“太师父乃众仙之祖,众圣之尊,演绎无上大法,或有良方破解太极图。”他心驰神往,恍惚间,便已身处大罗天,鸿钧老祖的道场。只见香烟缭绕,松鹤同春,大殿隐于山隅,真仙藏于九天,好一座清静无为的洞天福地。
殿门口摆有一处蒲团,上端坐一人,那人生得丰神俊美,骨秀清妍,正是老祖座下采药的张童子,他正要上前,忽见天边有云飘来,忙闪身躲在苍松之后,云头径落一骑,却是元始骑四不象到来,张童子起身迎接,元始下座施礼。
元始道“师弟一向可好?”张童子道“天尊来得不巧,师祖云游未归。”原来元始创立阐教后,便自称天尊。
天尊道“正有好事找你。”张童子道“请天尊吩咐。”元始道“可知巫妖之事?”张童子道“小童夜观天像,见两族气数已尽,不知缘故。”天尊道“天有五道,仙道、罗刹道、鬼道、人道、畜生道。两族本为天地霸主,却不修仙道,堕入罗刹道,杀戮为生,终遭灭顶之灾。”张童子道“妖族有天帝帝俊领导,座下九大妖圣堪比大罗金仙,又有长老女娲、伏羲这等天生圣人,巫族有十二祖巫,又有后羿这样天下无敌的勇士,大罗金仙亦不敢冒犯,这都不能自保吗?”
原来仙按修为高低分为五阶,太乙仙、金仙、大罗仙、混元仙。太乙最次,混元最高,放眼天下,元始、通天、老子皆为大罗仙,门下嫡传弟子多为金仙,成就混元仙者尚无一人,鸿钧老祖创立仙道,已超然混元仙之上,不在此列。
天尊道“两族互为血食,妖族女娲慈悲,捏泥造人,人类繁衍,为两族食用,想改变天数,化干戈为玉帛,谁知天帝纵子行凶,惹怒后羿,后羿射死九子,终引发两族大战。”张童道“又如何引来灭族之灾?”天尊道“战况惨不可言,共工撞不周山,天倾一角,天帝祭起混沌钟,欲重立世界,大巫刑天挥舞干戚神斧,两大天地至宝相撞,天帝陨落、刑天身死,九大妖圣、十二祖巫也尽丧命,两族留存者百不足一。”张童子道“悲哉,天数已定,宿命使然。”
天尊道“此战之后,妖族势微,所谓高处不胜寒,再不能占据天宫胜地,长老女娲立招妖幡,幸存之妖皆听其号令,那女娲不愧为圣人修为,识时务知时局,率众妖迁往北俱芦洲。如今天界已是空无一人,却是入主的大好时机。”
张童子伏身拜道“恭喜天尊!三界以内,将以天尊为首。”天尊哈哈大笑,道“且慢下拜!”双手扶起张童子,正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