碍,也是了不得的神通。我也并非狂言,且问一句,在素心仙子之前,这金丹九转是否也是此路不通呢?所谓空前绝后,素心仙子可空前人之路,却不见得能绝后人之道。那为什么就不能在我辈之后,就不能佛道真正同修甚至是万道皆可同修呢?”
无来顿了顿,望着閤皂山逐渐转薄的灵气,语气一扬,道:“所以我觉得,修道是壮阔的,我辈只当要壮阔的修道,劫难不过生死而已,又岂能阻我求道之心呢?”
在说这番话的时候,少年的眼中透露出无比的自信与高傲,在他心中,那高妙玄奥的素心经如何,只要他愿意,必能更进一步走出前人难达之道。就如同在他眼中,那价值连城的镇妖石又如何,只为一包之缘,尽可坦手相送。
这种凛然而变的气势从少女的眼底透出的不屑开始,如潺潺溪流于高崖处陡然直下蓬然炸裂,本应让人感觉轻狂的话语,生出的却反而是心折,就如同他说的那样,于素心经之前,世人觉的金丹九转是神话;于我之后,佛道同修便是坦途。我辈修道就当有此气魄,敢走前人走不通的路,给后人多一条路。
那少女名叫清嫣,自小便在九华山修行,虽聪慧无比却一直是循规蹈矩,素心经更讲究出纹入理以素淡之心究天地大道变化,并以身引天地元气演大道变化之理从而得神通。佛修众生之因,道化自身之果,两者乃是相悖的法理,与一身之中冲突不绝自然也就难以演化大道,素心仙子有大智慧,使两者分存身体,但也只能一次单独显化一道,只是神通多了些,却于境界无甚帮助。所以,自修行以来,便一直遵从师尊教诲,一板一眼的阅经修炼,此时,见得少年佛道双修便觉的是离经叛道,胡乱修行,现又闻得少年对祖师不敬,心中不由生出一番要教训对方的心思。
于是清嫣无视少年无来的骄傲,淡淡说道:“不知道友是何境界?我倒想领教一下您这要跨古越今的双修神通。”
无来闻言已知少女心中所想,又故作轻佻说道:“仙子有命自当应从。只是,单纯切磋枯燥的很,不若来点彩头。我若胜个一招半式,仙子可得将面纱摘下,让我也好生瞻仰一番。”
“那便胜了我再说吧。你自命不凡,便以腾云境请教。”说罢,腾身飞起,右手划一个圈,便见凭空陡然出现一个大的光圈直向无来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