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雪山融化的雪水,水渠常年奔流不息。”
浩伟马上恭维他一句:“胡总知道的好多啊。”
莫雪仪补充说:“整个园艺场的生活生产用水都依赖于它。因为有了这些水,才有了这片绿洲,才有了人们可以生存的环境。”
徐莉冷不丁地说:“这么看来,绿洲的人很可怜啊。”
莫雪仪笑道:“可怜不可怜难说,条件确实有点艰苦。”
胡志强坚持说:“在我们看来有点神奇。”
盛苹笑着说:“从我们的角度看觉得艰苦,他们这里的人习惯了,就觉得很好吧。”
浩伟怀着敬意望着流水远去,突然有了点危机的想法:“假如上边的水被别人截住了,这片绿洲会因缺水而消失啊。”
胡志强想了想说:“确实存在这个问题。”
莫雪仪说:“在水资源分配问题上,政府应该有科学的措施吧。”
走过沟渠上的石桥,再往里走一段就到葡萄地了。葡萄地间阡陌交错,运送葡萄的车辆还不少。浩伟在中学课本上知道吐鲁番的葡萄沟,就不明白为什么用“沟”来描叙,到现场才知道,是因为与水有关。葡萄不是种植在沟里的,而是在水可以送到的地方搭建的葡萄架。弄清了,还暗暗赞叹取名者的高明。
“沟里怎么种葡萄?”盛苹忍不住问。
大家都不知道,这个抽象的问题一直困惑着浩伟,浩伟说:“我也觉得奇怪,可惜没有资料可查。”
莫雪仪说:“我也弄不懂,是因为没有立体思维。”
徐莉说:“不懂就算了,我们不需要弄得那么多,知道吃葡萄就可以了。”
这句话比原来的话好听,大家都笑了。
葡萄确实是种植在沟里的,茂盛的葡萄叶与道路齐高,也挡住了葡萄沟里的构造。越往葡萄地深处走,泥土的清新、葡萄的香甜袭鼻而来,心身也越感清凉,这种清凉不需要温度计测量,身体就可辨别。
XJ的瓜果干果,全国闻名,七、八、九月是采摘季节,自然而然成了XJ旅游旺季。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光热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少,成就了XJ这样的民谣:“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