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盯着小正,略有所思。
“我想看过去书,在哪?”我问男人。
男人抬起头来,“唔······过去书就在前面烛的座下,你可以自己径直去看,梯子在书栏旁。上面的书颜色各异,分别代表着过去人们生活的不同方面,不过,不用看白色的书,上面都不是你能读懂的文字。另外,如果找到一本黑色的书,便要立刻跑过来叫我,明白吗?”
我点点头,古树的光亮得刺眼。
“小正,我带你去看未来书,怎么样?”男人把一只手放在小正肩上,像是在观察着什么。
“反正也是梦······看什么都一样,见着什么都一样······”小正站起来。
我们在古树下分手,分别向两尊石像走去。草野中,似乎还留有着午后雷雨的湿气。萤火虫被古树的光吓住了,都趴伏在满是露水的野草上。野草下,蟋蟀的鸣声慢慢响起,我顺着蟋蟀的叫声一直向前寻。声音不断,我的想象亦不断,就在蟋蟀起伏的长鸣间,我回到了几千年前有着同样鸣声的一个夏夜。几百号人正在我的身边来回奔波、穿梭。荒芜的泥土承载着他们流下的血汗和几块几万斤重的巨石。在泥土之上,满是由人们用来搬运巨石的绳结所刨下的伤痕,昼夜不息。
终于,宫殿建成了,近乎一半的苦力被永远留在了这片荒芜而壮观的泥土里。封顶之日变成了全镇的祭日。那一天,全镇的镇民都站在这片伤痕累累的土地上,低着头,与埋葬在此处的人作最后的告别。
一位灵婆站在人们面前,唱起了古老而静谧的歌谣。许多人应和着,一同唱起来。歌声在这座宏伟的宫殿里回响,从穹顶的洞里飞出去,从泥土的间隙中渗漏下去,传给他们所想传给的人听。
“妈妈,你看,石人在哭诶!”一个小女孩在人群前兴奋地叫道。
一个母亲的眼睛睁开了,果然,一颗圆滚的眼泪正挂在石人的眼睛下,在朝阳的光中闪闪发亮。
不断有人睁开眼睛,望向石人的眼睛,石人也用悲悯的目光看着他们,仿佛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视。
突然,石人的眼泪慢慢滑落下来,离开了面颊,坠入空中,小女孩立即跑过去,用双手捧住了石人之泪。
小女孩回过头,看见的是人们复杂的目光,“妈妈。你看,是一颗种子!”小女孩把手举起,果然,刚才小女孩所接住的“石人之泪”只是一颗普普通通的榕树的种子。
我关上书,长吁了一口气,看着草野中心的那棵充满光亮的古树,不禁全身打了个寒战。我把书放下,拍拍脚踝,上面沾染着一路上杂草的露水。
“天人空古义,木石满今声。”我搬来梯子,放在最顶上那层的一本书的扉页这样写道。毫无兴趣。
一本书里画着一张圆盘,上面呈环状写满了数字:“初九,六二······”毫无兴趣。
翻开另一本书,上面写着一首古歌谣:
“白云在天,丘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复能来”
当时的我,完全不懂这些话的意思,只好又悻悻地把书放回。
在这本书的旁边,立着一本白色的小书,我望了一眼叔叔的方向,把书抽出来。
装帧很破旧,封皮的丝线都完全暴露出来,昏烂在空气中,似乎比我刚才遇见的古书还要古老。我翻开扉页,里面画着一个拥有着两根指针的罗盘,其余再无文字。我看着它,罗盘也透过泛黄的纸张看着我。我用手摸上去,忽然感觉到像是从书中传出来的一种微弱的振动。突然,在我的眼皮底下,一根指针向下转动了一小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