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的孩子打破了屋里的寂静。
“可是,那不是应该的事情吗?”
“要学会有通天彻地之能的修行,自然也要付出足够匹配得起那样威能的努力和付出?”
“所以,修行那样难不是应该的吗?”
有多少年没有听说过这样天真幼稚的说法,上次听到的时候似乎自己还是……老人有些浑浊的双眼在微亮的草屋里很不起眼,但是那双明亮的孩子的眼却一直望着老人的那双不起眼的浑浊的眼。
书里说过,与人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别人的眼。
孩子还记得书里说的那些简单的道理。
他说的那个道理也是书里写过的简单的道理:付出才会有回报。
老人感叹的就是面前这孩子简单的道理,老人却无法反驳这样的道理。
然而世间那般无奈的事又怎么可以单单以那些简单的稚嫩的道理来解释得通的呢?
老人浑浊的眼不再看孩子明亮的眼,而是移到了窗外洒下的缕缕星辉,星辉下他浑浊的眼似乎也有些明亮的意味。
明亮了往往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一些简单的东西。
老人感叹着,沉默着,许久都没有说话。
那少年似乎看到老人的些许怅然和感叹,他也同样沉默着,他安静地点燃了一盏灯,灯火在摇曳,从窗外吹来的微风似乎都要把那微弱的灯火吹灭,只是烛火在苦苦挣扎也一直坚持着没有被吹熄。
老人看着窗外的星辉,也许也在看窗外的那棵长不高的树,然后继续道。
“古时世间修行之法万万千千,虽承受住挨过那些岁月的却只有寥寥数种,大殷的修人之法,大荒的修道之法。那些都是被时间证明过的修行之法。”
“当然还有一些别的修行之法。”
老人回过头,望向少年,眼中的惊讶和满意比窗外透来的星辉还要明亮。
“有些修行之法被人遗忘,埋葬在红色的山脚下,世人应该都忘了还有那样的修行法门;还有一些修行的法门还在发芽,不为世人所知……”
“有万物生,即有万物灭。”
老人望着孩子的目光是那样的温和,就像是在看一株还在发芽的小草。
孩子腼腆地笑着,手里抓着一团温和的白色火焰,在挣扎,在慢慢发芽。
……
诸君好运,恩,终于把世界观给介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