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居 > 历史军事 > 大清1888 > 第173章 征途(4)

第173章 征途(4)(1 / 2)

刺耳的防炮警报声连绵不断的在南京各处的上空响起,惊慌的南京市民不断的从十几分钟前还是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躲入一个个地下商场中去-----这是元老院在南京的人防工程之一。

从1903年开始,元老院耗费了490万明洋的财力在南京修了4个地下商场,15个单纯的小防空洞/防炮洞。足以容纳120万人进去躲避。而工程更加庞大,预计耗资1300万明洋的南京地铁也预计于1910年开工,到1916年完成四条线。到时候,容纳能力可以达到八百万人。

10分钟后,南京城的中心城区,沿江地区和江心洲已经被江北射来的仿佛无穷无尽的炮弹彻底笼罩在了一片火海之中。明军的近卫炮兵虽然竭尽全力的在远处的不断腾起的蘑菇云背景下做出反击,不过,浦口的建筑由于都是永备工事的级别,一两米厚的水泥顶,半地下室建筑随处可见,甚至全钢升降炮塔在浦口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自然炮击的效果大大的减弱了。只是掀翻了一些铁丝网之类的东西,或者偶尔引爆几颗地雷。

一个小时后,最后一颗炮弹击中了一栋四层居民楼,并且将它彻底的变成了一堆瓦砾。随后,硝烟便逐渐的散去了。血腥的西北风吹散了一切,却吹不散权贵们无家可归的哀嚎-------能在市中心有房子的几乎都是权贵,在这个四百一十万人口的中华第二大城市里,市中心的房价可丝毫不让后世的南京。苦哈哈们一年也不过攒下十几块明洋,连在新街口或者御道街买个马桶的面积都办不到啊。可是对于权贵们而言,几千明洋,几万明洋也不过是个数字而已。(1908年,北京人口达到419万,首次超越南京)

于是乎,这群被炸死了妻儿老小的权贵们便哀嚎着从已经成为一片废墟的房子里跑了出来,急匆匆的开上汽车,跑到在南京江宁县的别墅去了。百姓们倒是没有受到大的损失,反倒是一些闲汉开始幸灾乐祸的趁火打劫起来,就和21年以前的安科安大执委一样。试图在新街口一带的废墟中扒出点什么东西来,不过,元老院可不想再出现这种事情,于是,一个团的卫戍部队从南京东面乘着卡车紧急对南京市中心方圆一公里的地方实施了军官,闻到谁的身上有尸体臭味的东西或者满手是扒石头扒破的鲜血的人便直接用刺刀刺死,然后把人头割下来,挂在新街口的中心。很快,一颗一颗的人头就在新街口堆出了一座小小的京观,在刺刀的镇压下,南京很快便平静了下来。

而远在将近万里外的俄国乌尔根奇,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两群穿着不同颜色军服,来自不同国家的红军战士们亲切的拥抱在一起,随后,北清红军便从卡车上卸下来一箱又一箱的物资。当然,这些卡车的绝大部分也会直接送给俄国红军,不然他们根本没法把东西拉回去。

自从去年开始,红军逐个的消灭了内部的流寇部队,它们或是被打散入红军本部,或是被消灭,或是投降白军,这样一来,红军的数量在短时间内大大减少,不过质量倒是上去了很多。到了九月份,俄国红军决定改变策略,由原来的逐步蚕食最后打圣彼得堡改为向东挺进,于北清取得物资上的支援------毕竟,尼古拉二世可不是光绪,不可能做军事物流学的。

红军转变了主攻方向后,推转进的步伐很快就顺利了起来------对于沙皇来说。俄国的中东部草原,沼泽远远没有俄国北部的工业区重要,自然白军就主要集中在北面,软柿子是最好捏的。红军一路从萨拉托夫攻城略地,兵锋一气掠过了三千多里,一下子就通过了数十万平方公里的草原。直到今日,才攻占了乌尔根奇这座距离北清西域省撒州最近的一座城市。当然,随着红军一路东撤,白军的追击速度也越来越慢。被白军强悍的火力不断摧残的红军余部6万人总算是逃出

最新小说: 绾㈡ゼ涔嬭儨澶╁崐瀛 大明首辅:开局怒怼嘉靖 红楼:我能升级词条! 三国:边关悍匪,被天幕曝光身份 浜?墤锛氫粠杈瑰尯閫犲埌鍏ㄧ悆鍐涜锤 五代风华 神话版三国 三国:边城小吏,开局截胡貂蝉 三国:雄据江东,开局霸王之力 状元郎